|
<strong>今天的一切,都是在为明天而积累(1)</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积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行为与过程中。对于有心人而言,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就是积累经验、知识和资源。每一天你勤奋、敬业地工作着,你并不知道或不可能准确算计出明天的具体得失,但你今天做的一切都富具价值,包括你所经历的挫折、失败、伤害,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案例和素材。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准备着。你今天取得的任何一项成就、获取的一个新创意可能就得益于你过去某一天的积累,你未来某一天的一个新突破可能就得益于你今天不经意的积累。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行为会在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经验中扎根,从而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真正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行中。任何细微的累积最终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一个逻辑关系与算法,我们称之为“积累定律”。 <p> “积累”贯穿于个人成长与企业竞争优势营造的整个过程。凭着长期不懈的日积月累,一方面驱动个人、组织、社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固本强基,在每个阶段上不断创造、巩固成果;另一方面各个个体从不同方向、在不同层面不间断、持续性地累积成果,最终整合、汇总为群体核心竞争优势。 </p><p> “积累”还远未潜入基础管理的意识和观念中,鲜在企业管理中提及,是在管理中易被忽视和冷落的词汇。人们更多地崇拜“一步登天”的神话,憧憬“致富奇迹”的发生。 </p><p>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知识靠积累,财富靠积累,经验靠积累,信用靠积累,德行靠积累,口碑靠积累……没有“累土”的韧性和毅力,就构筑不出厚实的现代企业大厦,没有“累土”过程的艰辛和用心,任何一项事业都会半途而废。 </p><p> 文明成果的传承更需要积累。不注重积累,曾经多么璀璨辉煌的文明也会走向衰落乃至中断。 </p><p> 据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在我国指南针就发明过至少四次。相传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张衡也发明过,但后来马钧、祖冲之这些大科学家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发明它。原因就在这一伟大发明没有及时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后人无法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创新,其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重复劳动,一次次的智力浪费。 </p><p>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秦青铜宝剑,历时两千余年仍熠熠闪光。经分析鉴定,其表面有一层防腐的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而铬酸盐处理金属表面的技术,德国人是1937年,美国人是1950年才做到的。这种高新技术竟随着秦王剑埋藏了两千年!另一个惊人的例子是《几何原本》的翻译。明末利玛窦曾口译《几何原本》,由著名大学士、科学家徐光启笔录。但十五卷本的《几何原本》只译了前六卷,利玛窦就不干了。利玛窦说:“先传至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用也,而后徐计其余。”利玛窦不太相信该译著会对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发生什么大影响。当时有远见的徐光启急欲传播科学知识,也深知这一中断就不知会拖到何时,他感慨地说:“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的确如徐光启感慨的那样,明朝一灭亡,翻译中断了整整两百年,直到清末数学家李善兰才译出了后九卷。但就在这两百年间,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早已传到日本,影响甚深,而且,日本人连研究《几何原本》的著作也已问世。一本西方自然科学名著传入中国,仅翻译时间就前后中断两百年,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万端。 </p><p> 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是积累。文字、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后,人类就摆脱了结绳纪事、口耳相传的困境,开始把实践经验变成文字,写在纸上,印成书籍,广为传播,所有的前人都能向后人传授自己的积累,所有的后人都能继承前人的积累,积累成为跨越时空的人类共同事业。正因为如此,文字、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才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如此深远的作用,并享有如此巨大的声誉。 </p><p> 企业成长在于积累 </p><p> 积累,是企业成长的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的积累,就是把这些非常细微的经验和技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个丰富全面并适应企业特点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留心积累,对遇到的问题缺乏总结并形成规范,企业就会总在低水平错误的循环运转之中。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 </p><p> 企业从创业到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细节管理与过程控制积累的过程: </p><p> 时间不可跨越。细节的积累需要时间,空间的扩展也需要时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时间的流逝,换来的是企业完善和坚实的基础。一个团队需要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与相互磨合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坚实的协同力。诸如“德隆系”之类的知名企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号称拥有近百家分公司、上千亿资产,最终也免不了覆灭的命运,成为天方夜谭式的神话。没有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磨合,每个人的品性、职业能力与公司扩张速度不可能相适应,如此芜杂的管理链条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通过实践检验、修正,从而摸索出适应企业自身特色的整套明细化标准、流程,并加以规范。 </p><p> 企业成长阶段不可跨越。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从产生到发展甚至衰败,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企业成长的过程,主要在于各阶段的管理技术、流程细节积累。从创业到成长,缺少某个阶段的积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就不可能是健全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需要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反反复复磨炼,并在磨炼过程中发现新的差错、漏洞、风险并详细记录下来,作为改进的基础。如此循环往复,企业的基本功方能不断铸就。</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