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善于发掘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1)</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有关战争的信交给了一位名叫安德鲁?罗文的中尉,要求他“必须把信送给加西亚……并且要独立完成任务。” <p> 安德鲁?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为麦金莱总统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尽管送信的途中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安德鲁?罗文却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只是忠诚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p><p> 这个故事随着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名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p><p> 阿尔伯特?哈伯德认为,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地寻找这种人才的漫长过程。在这位百年前的出版家眼中,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就是要寻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即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人。 </p><p> 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不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落实的榜样。还要知人善任,寻找到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员工,并授权给他们,把他们凝聚在组织中,让他们尽职尽责地完成组织的任务,成为落实的骨干。 </p><p> 寻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说过:“人之难知,海洋不足比其深,山谷不足喻其险,浮云不足拟其变。” </p><p> 正因为“知人之难”,所以三国的人才学家刘邵在《人物志》里把“知人”归为最难得的才能。他说:“夫圣贤之所以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以贵,莫贵乎知人。”并提出“知人者智”的论断,即知人是最大的聪明。领导者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最大的聪明”,寻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呢? </p><p> (1)深刻认识知人善任对落实的重要性 </p><p> 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古人还说:“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不祥”,就是不吉利,有衰亡的征兆。一个国家有人才而不识,识了人才又不用,虽然用了却不让他担当重任,有此“三不祥”,肯定不会兴旺。事实上,不仅国家这样,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都莫不如此。 </p><p> 实践证明,事业的兴衰,政权的兴亡,落实的与否,与人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像诸葛亮所总结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p><p> 对于领导者来说,仅仅确立决策目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能组织人员来为决策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因此,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地使用人才,就是实现决策目标的组织保障。 </p><p> (2)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p><p> 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地使用人才,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p><p> 一是亲与贤的关系。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是两条对立的用人路线。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用人为私,还是用人为公。 </p><p> “任人唯亲”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而且还必然会形成以亲为贤,以媚为能,以家世资历为依凭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庸者掌权,媚者当政。 </p><p> 要做到“任人唯贤”,必须不徇私情,不讲情面,出以公心,唯德、才是举。前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p><p> 宋开元七年,后备官员宋元超找到吏部,自称是当朝宰相宋璟的叔父,希望优待安排一个官职。 </p><p> 宋璟接到呈报以后,立即指示吏部:“此人系我叔父不假,他若不提与我关系,尚可公事公办。既已提起,岂不是走私人门径。请取消其后备官员资格,令他回家老实耕种。” </p><p> 结果,宋元超后备官员资格被取消,回家老实种地去了。 </p><p> 像宋璟这样在用人方面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人不仅历史上有,现代也有。比如,朱镕基。在他到上海当市长时,他曾对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侄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果然说到做到,在上海的四年里,朱匡宇没有得到任何提拔。 </p><p> 二是德与才的关系。在选才用人问题上,许多领导者最感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事实上,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关键是要牢记“德才兼备,不求全责备”这九个字。 </p><p> “德才兼备”是选拔使用人才的理想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选拔使用人才,一定能保证人才的质量。但在具体选才用人的实践中,每个人的“德”与“才”水平实际上是不平衡的,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恐怕为数不多。鲁迅先生就曾幽默地说:“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很有限。”因此,领导者在选拔使用人才时,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完人”、“全才”,而是能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一般来说,求“德”,要看大节,赦小过;求才,要看其是否能胜任本组织的工作,以及他是否比同层次的其他可选人员更胜一筹。 </p><p> 三是长与短的关系。许多领导者常常感叹没有可用的人才。实际上,不是没有可用的人才,关键是他不大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如果他能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那组织里的人都是可用之才。明朝吕楠在其《泾野子?内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p><p> 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老大老实,老二机灵,老三眼瞎,老四驼背,老五腿瘸。这五个孩子,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的都不健全。但他们的父亲却很懂得用人之道,扬长避短。他让老实的务农,机灵的经商,眼瞎的按摩,驼背的搓绳,腿瘸的纺线。结果各得其所,全家衣食无忧。 </p><p> 实际上,所谓人才,也有其擅长的特定领域。假如把他放置在他不熟悉的领域,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正像清代诗人顾嗣协在《杂兴》诗中所写的:“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p><p> 领导者应该记住这样两句话:“人才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世上之人,各有所长,也皆有其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兼收并储,天下都是可用之人。” </p><p> 四是职与能的关系。职,就是职位;才,就是才能。正确处理职位与才能的关系,就是要求领导者在选拔任用人才时,要能“因事设人,量才任职”。这就是说,要先有职位后选人才,不能先选人而后设岗。而且,职务的高低和才能的大小必须一致。 </p><p> 人才只有得到了与自己的才能相适应的职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落实好。 </p><p> (3)善于发掘潜在人才 </p><p> 有的领导者常常感叹自己的单位里没有人才。事实上,并非是没有人才,而是他不善于开发人才。高明的领导者是能识才于未显之时的。列宁就能开发潜在的人才。</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