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3|回复: 1

[经理讲堂]《经理统御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17 1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统御术(1)</STRONG>
<DIV  align=left>    中国古代著名的本草书上说,对于剧毒的药物可以用同样剧毒的药物来制约它。这句话同样适合领导的艺术。在社会的动乱时期,我们只有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才能够对付那些钻空子、耍阴谋的小人。所谓黑脸统御术,就是以黑脸之法面对一切不正之术,使之无处藏身。
<>    任用天下英才才能成功
<>    三国时期,曹操攻占冀州后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    冀州是袁绍的老巢。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分崩,其时袁绍作为中原地区最大势力的军阀,执掌了联军首领的牛耳。曾几何时,袁绍官渡兵败,郁闷病死。冀州被曹军占领。曹操攻下冀城,来往袁墓设祭,且“再拜而哭甚哀”。他对众官说,当年和袁绍起兵,袁绍问他,“如果不成功,将依赖什么过活?”曹操说,“你的意思如何呢?”袁绍说,“我将南据黄河、北守燕、代之州,兼拥有沙漠腹地,南向以争天下。”曹操便答了上面的话。袁、曹各依地域、经济、军力和智力进行较量,而终将曹操胜了袁绍,掌握了北方。
<P>    袁绍拥有幅员广阔的地盘和实力雄厚的军队,也拥有像田丰、沮授、陈琳、审配等杰出的文士。袁绍却只知“据河阻燕”,看重自己的实力,不把那些无价之宝的谋士放在心上。他还鸡肠小肚,容不得别人胜过自己,把田丰、沮授都杀了,曹操与他相反,懂得谋臣的价值,杨修投靠他时,他跣脚相迎,审配、陈琳被抓到时他仍劝降,表现了爱才惜才的一片真心。只是审配决意死节,才斩而厚葬。陈琳被刀斧手捉至,曹操说:“你为袁绍拟檄,数落我的恶行,是可以的,可为什么要侮辱我祖、我父呢?”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左右都劝曹操杀了他,曹操怜其才,不但予以赦免,还给了从事的官给陈琳做。
<P>    曹操广纳天下名贤,“御智以取天下”,是十分英明的一项决策。君王有什么能耐呢?刘邦说过,他用兵不如韩信,谋算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但他能用他们之所长,而终成为君主。曹操的话与汉高祖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他比袁绍高明,“御智”比“据地”显示了优势。
<P>    今之做领导的,不知听了曹孟德此话有何感想?倘只想学他的权术、奸诈,而不学他的容人、爱才和用才,则是大错特错了。有些领导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故作高深,不许别人说一句话。开会、决策,全听他一个人的。他这是有“智力”而不“御”,又焉能作曹操的一番宏业呢?有些领导好发宏论,卖弄学识,而实际只是空论,无一可实行的。这种人说穿了,是既要做刘备,又要做诸葛亮。
<P>    权力必须以实力做后盾
<P>    自古以来,依靠自己力量建立起国家的君王,在面临反对力量的反扑时,仍不致遭到太大的困难;但那些靠别人力量登上宝座的君王,在强大反对力量的威胁下,常会陷入严重困境。也就是说,拥有足够实力的君王,容易获得成功;缺乏实力支持的君王,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P>    摩西、居鲁士、罗姆鲁斯,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武力,他们所拟定的法律,仍很难获得民众长期的遵守。缺乏武力作后盾的君王,希求民众相信他讲的话已很不容易,更不用说要维持民众对他长期的信任了。克服这种危机的惟一方法,便是创建实力;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尊敬,使反对势力逐渐消灭,从而达到永久繁荣的功业。
<P>    《韩非子》中也特别提到:“只懂得用道德来治国的君王,势必会被武力消灭。一般的人民,都会屈服在君王的威势下。因此,只会讲道德的君王,是不容易获得人民服从的。”日本经营管理专家井上隼之助也警告经营者:“只讲究人格清高的经营者,很难不遭到危机。”
<P>    优秀的君王,大多也拥有优势的武力。唐太宗武功盖世,创造出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贞观之治;清朝最有力的君王康熙、雍正、乾隆,也是清朝最承平的治世之君;即使以消极政治闻名的汉朝文景之治,如果没有强劲的武力作靠山,要维持长治久安也是不太可能的。汉朝末世皇帝献帝,后唐的李后主,隋朝的陈后主,明朝的惠帝,清朝的光绪帝,个人的才华与操守都不错,而且也很有心把政治搞好,但仍不免于身败国亡的命运,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完全无法掌握最起码的武力。
<P>    只凭他人的武力庇护,或利用一时幸运,而未曾经历过劳苦磨练的君王,要想长久维护自己的王位是很困难的。这类君王根本不知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寻求自保,等到所依仗的外力或运气消失后,他的基础就摇摆不稳了。
<P>    要有效弥合这个缺漏,就非尽快进行补强不可。只是如果时机已失,回头赶紧进行补强工作,就好像一幢地基没打好的大型建筑,等到发现建筑有问题时,才赶紧设法补足基础工事,那就非得有特殊的优秀能力不可了。历史上重大的变法几乎很少成功,正是这种教训的最好说明。
<P>    商鞅变法的成功,主要由于在秦穆公时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强的基础。王莽变法、王安石变法、清末的戊戌变法却都难免于流产,甚至血溅宫墙,主要在于政治形势早已趋向衰微,这时候的任何努力,都很难做到力挽狂澜。
<P>    反败为胜讲起来很振奋人心,但真正能作得成功的并不多见,而且,当事者所须付出的代价,也是许多局外人难以想像的。所以,万事慎于始。一个真正成功的经营者绝不可依赖投机上的幸运,而应该以硬碰硬的努力工作去为自己建立巩固的基础,在时机到来时,才能真正得到幸运的成功。
<P>    单只有仁政,是很难支配指挥他人的。我们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便是描写这种情况。因此,任何伟大的功业,要让别人也激起奋发向上的努力斗志,最起码,领导者必须有足够的让人信任的实力。也只有在坚实的地基上,才能建筑坚实的房子,而不至于在短时间内遭到崩溃的命运。
<P>    用人就应坚信不疑
<P>    疑人不用,用之不疑,就是给人以充分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即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P>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大臣乐羊率军去攻打中山国。因为中山国国君的重臣乐舒恰是乐羊的儿子,所以朝廷中私论颇多,认为乐羊虽会打仗,但这次可不会全心全意为国尽忠了。乐羊在抵中山国后,决定用围而不战的战术攻城,所以一连数月,不动一兵一卒。于是私论成了朝论,弹劾他的奏章像雪片似地飞到了魏文侯的手中。魏文侯不动声色,反而派遣专使带着礼品、酒食远道去慰问乐羊,犒劳他指挥的军队。流言愈益沸腾,魏文侯索性大兴土木,给乐羊建了一座漂亮的别墅。终于,乐羊按计划攻克了中山国,得胜回朝。魏文侯特意为乐羊举行盛大的庆功酒宴,并赏给了乐羊一个密封的钱箱。乐羊回到家后打开一看,不禁感动万分。原来,箱子里装的不是魏文侯赏给他的金银绸缎,而是满满一箱在他攻中山国时大臣们弹劾他的秘密奏章。乐羊这才明白,如果不是魏文侯的全力庇护,不是魏文侯对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不要说攻打中山国的任务不能完成,就是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以保住了。</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1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统御术(2)</STRONG>
<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与此同时,秦穆公也留下了一段用人以信的历史佳话。秦国当时与晋国争霸,恰逢晋君病逝,秦穆公想乘此机会假道晋国灭晋的友邻郑国。于是派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出征。没想到秦军进入晋国的高山峡谷时,受到了晋军的伏击,秦军全军覆灭,三位主将被活捉。晋国为了羞辱秦国,不杀孟明视等,反而将他们押送回国,请秦自处。秦国举朝羞愤,三位将军也恨不能立刻以死谢罪。但秦穆公却身穿白衣素裳,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并为未能生还的将士痛哭祭奠,然后向全国发布引咎自责的《秦誓》。他说:“孟明视等都是杰出的将才,只是因为我的错误决断,才蒙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我们的国家报仇血恨。”一年之后,孟明视率师伐晋,又遭惨败。秦穆公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仍然让他位列将相,并帮助他整顿军政。孟明视等发誓要报此知遇之恩,定要实现《秦誓》中的誓言。他们厉兵秣马了整整三年,三人再度伐晋,这一次是势如破竹。压过全境,晋军大败,只得求和。此一战大振秦国国威于天下,终于使晋国承认了秦国已经振兴并享有同等权力的地位。
<>    由上述三例可见。做到用人以信、用人不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能运用自己的权力给人创造发挥才干的条件外,还要能在流言如矢的情况下,持信而不移;并且在遇到困境时,能与下属同甘共苦,共患难;并不只是以消极的态度等待其发挥才干、创造佳绩,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增强其信心,扶助其毅力,以其事代其成,因此,这种用人以信的品德,同时也体现为宽广的胸怀、临难不苟的气度、高瞻远瞩的眼光。这当然是为政者的一种素质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用人用到魏文侯、秦穆公那样的水平,那是不会发愁求不到贤才的。
<>    竞争可优胜劣汰
<>    清朝名臣曾国藩领兵最多时手下有数十万人,其中得力战将成百上千,这些部将许多是勇猛骁战的猛将,也有工以心计的幕僚,既有出身贫寒的人,也有出身于世家望族者。这些人打起仗来都如狼似虎,要约束他们,并让他们在战斗中奋勇争先,这是曾国藩统领湘军的重要问题。
<P>    为了驾驭这些猛似虎狼的下属,曾国藩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方面是以威制军;另一方面就是用残酷竞争的方法使部将用尽心力去打仗取胜,而无旁鹜之心。
<P>    具体做法是,曾国藩对军中将领的位置采取递进补缺的方法,正统领亡缺由副统领递补,上一官员被撤则下一级官员递补,使将领个个打仗争先。与此同时,对不合格的将官论战功评比,不合格者撤职。有一次,他的弟弟曾国华因战功不够,也被他当即撤免,使将领们无不心惊胆战。
<P>    另外,对于有实才实学之士,曾国藩常常破例提拔,其中与统水师的将领杨载福、彭玉麟最早是从行伍和廪生中提拔出来的,得力干将薛福成是一个落地秀才,这样使用下属,使这些如狼似虎的将领不能在功薄上享福,只有发奋才能保住职位。
<P>    曾国藩所采用的残酷竞争优生劣汰之法使人想起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曾是鹿和狼共存的家园,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政府动用军队杀死和驱走了园中所有的狼。没有想到几年之后,鹿在“和平环境”中养得肥肥胖胖,体质却明显下降,即使驱赶也懒得奔跑。冬天来了,还有许多鹿懒得移动,竟被活活冻死。最后不得不再把“狼先生”请来,促进恢复活力,保持了自然平行。
<P>    这个故事也许有点儿“残酷”的味道。但是,市场如同战场,工作如同战斗,与其放弃竞争、放弃艰苦奋斗而养懒人,甚至养恶人、养败家子,莫如鼓励正当,实行正常淘汰,让更多的人激发活力、有所作为。这种策略正是曾国藩所看到的竞争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肥胖的鹿在狼群之中充分恢复其奔跑天性,生态平衡得以维持,弱者将被淘汰,强者永远生存,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这也是曾国藩当初采用此策的用心所在。
<P>    这个曾国藩在一百多年前都懂得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P>    置于死地而能后生
<P>    在我国古代战争中,背水一战可使自己的军队陷于绝境,迫使其从心理上作彻底预备,从而使之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勇气,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P>    孤注一掷地做事情,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出现置死地而后生的局面。韩信的“背水一战”的战例也是以同样的方法取胜的。目的是以此激励士兵不打胜仗决不生还。这就是人为地造成一种促成士兵拼死战斗的彻底预备心理,从而激发出十倍的勇敢取得战争胜利。
<P>    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刘伯温说:如果敌人将我军包围,就应该摆出圆形的死战阵与敌决战,即使敌人网开一面,也不宜心有侥幸,而应自断退路死战到底。这种“死”战最常见的是,背河布阵,使己方的退路隔断,以激发全军必死的决心,拼命地争取最后的胜利,这便是兵法上有名的“背水阵”。背水阵大多使用在以寡击众时,将领必须对自己的军队有相当高的信心,才可采取如此冒险的布阵法。正因为如此,古今名将在指挥作战上,从不将敌方逼入死地;即使在包围战中,也必留有缺口,让敌军有逃窜的机会。
<P>    从背水一战的成功事例中我们也不难得到另外一个结论,对于许多难做的事情一定要采取置死地而后生的办法,把住所有的关口。曾经担任日本南极越冬队队长的西堀荣三郎先生曾严禁队员打麻将,但是,由于队员们都很有兴趣,因而网开一面,只准打一次。结果,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打了麻将的队员以为禁令已经解除。不久,大家都热衷于打麻将,只许一次的状况变成完全的既成事实了。所以这种只准一次下不为例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守规则,必须把住所有关口。 </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1-15 13:01 , Processed in 0.02455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