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回复: 0

【论文辅导】选题太大怎么办?缩小论文选题的七个路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6-14 09: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题是科研写作的第一步,但是很多作者的研究主题存在缺陷,比如研究主题笼统模糊,影响研究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的整体展开。虽然很多人也学习了我们的选题课程,也知道研究主题要具体,不能抽象,但真到自己应用的时候,还是不会操作。那么,到底如何优化才能让研究主题更加规范?这里,我们从日常审稿工作出发,为大家梳理总结出7个操作技巧。


一、从“关系”或“联系”出发,逆向思考研究主题


“逆向思考”就是,你一开始想到的研究主题是A,但是主题A比较模糊、不够具体,甚至不是成熟的概念,但你一时又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研究主题,这时就可以倒过来考虑,把主题A作为最终的结果,想一想什么东西会产生或带来主题A,这个“东西”就可能是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比如,“教师身份认同”这个主题,虽然可用但是新意不足,即便将其调整为“商务英语教师身份”,还是过于普通。如果我们逆向思考:“商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这个提法,说明这些教师对自身身份有怀疑。为什么怀疑?原因有哪些?熟悉这个专业的人都知道,很多商务英语教师是从通用英语专业那里转过来的,他们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导致对自身身份产生怀疑。“相关知识储备”用更专业的词语来表述,就是“知识结构”。至此,就产生了一个更好的研究主题,也就是“(商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上面这个例子,是借助因果关系做了逆向思考,即把“身份认同”作为结果,一步步倒着推,最终推导出了“知识结构”这个原因,并把它确定为新的研究主题。除了因果关系,借助“逆向思考”确定研究主题,还可以围绕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境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开展。这些关系都体现着多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善加利用、发散思考,都可以挖掘出理想的研究主题。


二、从潜意识里的研究问题/研究动机中提取名词,作为研究主题


从操作过程来说,选题是先有研究主题,后又研究问题。但在实际写作时,当一个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主题,与此同时,在他的大脑里也往往盘旋着一个相关的“研究问题”。虽然这个研究问题可能暂时还无法用精准的语言表述出来,但它的确存在于作者的大脑里。如果作者自己提出的研究主题不够规范,那么就可以先放下这个主题,然后去“提取”大脑里的那个飘在半空的“研究问题”。这个“研究问题”因为自始至终就存在大脑里,所以它代表着作者的真实想法或选题诉求,也就是“研究动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大脑里关于这个问题的潜意识,浮出水面,清晰起来,从而发现潜在的研究主题的蛛丝马迹。


比如,有一位作者说要研究“抗疫精神”。“精神”属于抽象词汇,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这时再提“抗疫精神”,就显得有些滞后,不合时宜。既然这个主题不行,那么该研究什么呢?我们问作者,你为什么选择“抗疫精神”?这位作者说,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主题才是规范的,“你们让我提供研究主题,我就把它填上了”。经过交流,我们发现:他实际是想研究“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这个问题。按照我们的选题标准,上述研究问题也是不合格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借助这个不成熟的研究问题,从中提取出一个更合适的研究主题,比如“思政课教学”。也就是,从不成熟的研究问题中寻找一个名词。如果能找到,这个新的名词就可能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三、说“人”话,干“人”事


说“人”话,干“人”事,说的是研究主题不是死的,最好跟活生生的人高度相关。研究主题一旦体现活生生的人,也就意味着这个研究主题是接地气的,是鲜活的而不是抽象的,也就更符合我们对于研究主题的规范要求。当然,研究主题说“人”话、干“人”事,也分很多情形,每一种情形都代表着一种操作方式。


比如,“健康传播”作为研究主题,显然过大,需要缩小。如何缩小?直接缩小“健康”,显然很难。如果懂得说“人”话、干“人”事,我们就应努力往“人”身上靠拢。说“健康”,显然是指“人”的健康。不健康的人,叫“病患”,然后把“传播”换成更专业的术语——“叙事”,于是得到“病患健康叙事”这个新的研究主题。这是研究主题说“人”话、干“人”事最基本的操作,即在主题中体现作为客体的“他者”,体现特定身份的人,比如病患、大学生、教师等。


除了“他者”,研究主题说“人”话、干“人”事,还可以体现自己,体现作者自己的身份背景。这样,也能起到优化研究主题的效果。比如,一位作者一开始提出的研究主题是“课程思政”,这个主题作为初始主题尚可,但还不算是完全规范的主题,比如是“谁”的课程思政。不过,即便是把“课程思政”进一步细化成“英语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其实也很普通。


那这么办?了解到作者在高职院校工作,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劳动教育,依托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据此,依托作者的背景信息,研究主题就可以更换为“高职学生劳动素养”。还有一位作者一开始把“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但他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也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而是在国外读教育学博士。于是,我们建议他把留学经历作为优势,放弃“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考虑把“科研素养”作为主题,比如考察留学所在国在读博士生的学术写作训练。


四、引入“域外”与“本土”,用“潮流”和“嫁接”确定主题


这一技巧是对上一条技巧的延伸。研究主题说“人”话、干“人”事,无论是体现“他者”,还是体现“自己”,都得考虑优化后的研究主题是不是很普通。如果按照上面说的优化完,研究主题还是很普通,那么所做的一切操作就是无用功。为了让体现了“人”的研究主题不落入窠臼,还要适当把“域外”与“本土”等因素考虑进去。


“域外”说的是,思考研究主题时,要考虑该领域的国际趋势,有没有什么新对象、新现象,这些新对象、新现象就可能蕴涵着新主题。“本土”有两层含义,一是思考研究主题时,要考虑该领域在“中国”有没有对应物,且这个对应物虽然在国内存在着,却被人们长期忽视了,如果能找到,这个国内的对应物一旦被公开指出,自然具有很大新意;二是研究某领域时,想一想中国的什么资源能够和这一领域建立联系,发生积极的化学反应,从而在不同领域的夹缝中发现一个复合型的研究主题。


比如,“养老”或“护理”等主题,我们把“他者”、自己等“人”的因素考虑进去,可能也就想到家庭养老(无非是别人的家庭养老、自己的家庭养老)、护工、护士等寻常主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域外”(国际趋势)考虑进去,我们就会由“养老/护理”想到“护士”,想到国外兴起的“家庭护士”。后者,在国内显然属于新生事物,把它作为研究主题有很大新意。再如,直接把“心理健康素养”作为研究主题,则新意不足。目前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一概念的量化研究已经相对成熟,C刊论文也有多篇,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继续使用上述研究主题,选题思路就很难超越已有文献的知识边界。这个时候,如果想到“本土”,研究主题的选择就可以另辟蹊径。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的心理学,其实是从西方传入的。早期传入国内的西方心理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分支,或称哲学的心理学。既然心理学和哲学有这样的历史渊源,而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哲学家,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中国哲学”与“心理学”嫁接在一起开展研究?


有人可能会说,A+B这种思考模式确实能引出一个有新意的领域,但是“我”就是提炼不出一个概括性强的研究主题,怎么办?我们的回答是,提炼不出就提炼不出。如果A+B已经代表了一个有新意的研究问题,又何必纠结研究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毕竟我们的论文是围绕研究问题展开的。真问题都有了,研究主题是什么,也就不重要了。


五、把抽象概念加引号,直接作为研究主题


这一技巧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研究的那个对象,直接加一个引号,去研究这个加了引号的概念。适用于此技巧的研究主题,多数情况下属于宏大的抽象词汇,而且这个抽象词汇又是约定俗成的固定叫法。因为宏大而抽象,所以这类主题的优化,可能很难从“关系”或“联系”出发,做逆向思考(第1条技巧),而且不方便从潜在的研究问题/研究动机中提取主题(第2条技巧)。但是,把这些主题加上引号纳入选题中,我们就可以直接研究了。


比如,“基本经济制度”这个主题,如果不加引号,我们就很难有效地让它具体化,但是加了引号,我们就可以直接研究人们对这个已知概念的认知,特别是西方人对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知。再如,“唯物辩证法”这个主题,我们也不用费尽心思地思考怎么让它具体化,只需要给它打上引号,研究特定时期人们对“唯物辩证法”的争议。还有“国家治理能力”,这个主题也是宏大而抽象的,我们同样用打引号的方式进行优化。不过,不是直接对“国家治理能力”这几个字打引号,而需要首先考虑“国家治理能力”里面有哪些人们熟知的固定概念。先找到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是抽象的。具体到“国家治理能力”,我们从中找出“举国体制”这个主题。“举国体制”这一叫法带有中国特色,西方人可能不了解甚至带有偏见,这时把“举国体制”加上引号,将其作为固定概念去研究外国人对它的认知。


总之,加引号这个优化研究主题的技巧,可以看做是第3和第4条技巧的综合。比如,既然是探讨概念的认知和争议,显然是在说“人”的认知和争议(第3条技巧),而且所讨论的整个概念要么带有中国特色的,要么聚焦到国外认知,因而又跟“本土”和“域外”联系在一起(第4条技巧)。


六、利用“类别”做分类,选取其一做主题


“类别”就是品类和门类,它代表着一种“总-分”关系,可以起到“缩小”或“放大”的效果。如果一个主题比较笼统,就可以考虑引入特定标准,对其作出分类,然后从中选择一个类别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比如,“个人品德”这个主题比较抽象,也很笼统,不宜直接作为研究主题。如果我们有“类别”思维,就可以按“场景”对“个人品德”作出划分,可以是家庭场景、校内场景、家庭和校内之外的场景。如果选择校内场景,我们就要进一步思考校内的哪个地方的场景。“校内”场景又可以分为教室外、教室内、宿舍等场景。如果是教室内场景,我们就要考虑“教师内”又该怎么继续划分。教室内有教师、有学生,他们身上的什么跟“个人品德”高度相关?“教师师德”跟“个人品德”高度相关,但是这个主题有些普通。再思考教室内的学生身上的什么,跟“个人品德”高度相关?很多大学生上课喜欢坐在教室后排,“抢后排”就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研究主题。这是通过类别划分,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的研究主题。


运用类别优化研究主题,需要注意两件事情。一是,要确认眼前的这个概念或主题是不是统称。如果是统称,就可以对其分类,以便提取出更具体的主题。比如,看到“社区”,就要考虑“到底是哪一类社区”;看到“三教改革”,就要追问“三教”是哪三个;看到“影视形象”,就要思考“哪一类影视的形象”;看到“漫画”,就应马上细化到“动漫”这种层次上。二是,不能“贪多求全”,必须对分类后的各主题作出取舍。比如,很多作者虽然知道“三教改革”是指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但又总觉得只研究教师、教材、教法中的其中一个,似乎不足体现“三教改革”,总想着同时研究这三者。但是,什么都研究,相当于什么都研究不深入,因此建议作者选择其一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不“缩小”,便“放大”


很多时候优化研究主题使其更具体,会用到“缩小”的策略。比如,把“影视”缩小成“电影”。但有时,“缩小”不成时,便要反向操作,进行“放大”。


比如“高校美育”这个主题,本身比较笼统。如果直接“缩小”,比如将其缩小成“理工类高校美育”,反而过犹不及,将来影响投稿。因为接收“理工大学”这类院校的美育论文的期刊,并不多。“高校美育”这个主题,如果真要“缩小”,也应当对“美育”进行缩小,比如缩小成“美育课程”,而不是试图缩小“高校”。如果发现缩小“美育”很难,那么,就要考虑“放大”策略,比如把“高校”放大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即,我们不仅要研究国内高校,我们还要走出国门看世界,研究包括国外大学在内的各类一流大学。


为了达到优化研究主题的目的,不管是采取“缩小”还是“放大”策略,我们需要留意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等待“缩小”或“放大”的主题,必须是个真主题,不能是自己臆想的假主题。比如,“幼儿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就是一个假主题,目前我国并不存在专职的幼儿体育教师,也不存在教师专业标准。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对其“缩小”还是“放大”,都属于无用功。再如,“二十四节气传播”也属于虚假主题,因为国内官方或民间基本没有组织过这方面的传播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06:08 , Processed in 0.02404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