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会演讲,但你一定要学会当众讲话
今天来谈谈什么叫当众讲话?当众讲话能力体现在哪些地方?
什么叫当众讲话?
1.讲话不光要用口
什么叫讲话?请读者一起先来做一个体验式练习。 我们用三种方式来说:“你真会讲话!” 第一遍,面部不许有任何表情,脸上的肌肉不许动,说“你真会讲话!” 第二遍,微笑,嘴角翘起来,眼睛笑眯眯,开口说“你真会讲话!” 第三遍,微笑,右手伸出大拇指说“你真会讲话!” 同一句话,我们用了三种方式来说,哪种效果最好?毫无疑问,第三种方式最好,加上面部表情和手势以后的说话效果最好。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对讲话下一个定义了。什么是讲话?就是一人对多人,口、手、脸共同参与的多媒体表达。如果只动口不动手,不动脸,讲话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什么叫“一人对多人”?这里要稍加解释。只要是有三个以上听众的讲话,就是本书所指的讲话。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站在台上讲话、讲课;站起来发言、解释、讲解、节目主持、会议主持、讲座主持,只要有三个以上的人做你的听众,都属于讲话。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训练,都会有帮助。 2.讲话不等于演讲 本书把演讲与讲话进行了区分。 话要天天讲,而演讲不会!话要人人讲,而演讲不会! 什么是演讲呢? 一说演讲,你的脑海里大概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秃顶,留着小胡子,身体前倾,挥动右手的俄国人,那是列宁!正在冬宫前面的广场进行演讲;或者想到的是:一个紧贴头皮的曲卷黑发,明亮的,黑白分明眼睛的美国黑人,正在华盛顿广场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那是美国著名的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或者,你的脑海里会想到一个身着长衫,围着围巾,带着圆眼睛的中国教授,正在做《最后的演讲》,他是闻一多;再或者,在一个个专题的演讲比赛中,每一个参赛的选手,都在慷慨激昂的讲话。 这就是过去在我的脑海里演讲的形象,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演讲,总之是一个人充满了激情,挥舞着拳头,把全场的人都讲的热血沸腾的那种讲话。但是这种演讲虽然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但却往往只在事关生死,重大事件中才会用到,所以一般的演讲学书中都把演讲的范围限定在理想情操演讲,模范事迹演讲,宣传鼓动演讲里。而这些演讲在日常生活当中却很少使用。 有意无意之中,演讲被放在了神坛上,成了一个被普通人仰视的奢侈品。刘伯奎先生在他的《口才与演讲——技能训练》一书中,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演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至今已可谓遍及城乡。但是,演讲活动在‘热’的表象之下,还存在着另一面——演讲应用的‘冷’。现阶段的‘演讲热’,主要表现在演讲爱好者群集的舞台上,而要想让演讲走下表演台,使之成为人生成功的得力工具,看来还要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因此,本人认为:只有当众讲话“成为了人生成功的得力工具”时,它才为普通人所欢迎! 只是在表演台上的演讲,我们普通人是无法应用的。如果你的领导、同事、老师总是以演讲的姿态和你讲话的时候,你会觉着这个人有病。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开设《演讲与朗诵》课,大一的新生被学校安排必须修这门课时,很多学生是抱着被抓壮丁的心情而来的。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所谓演讲,就是那种在大会上慷慨激昂的表演,离他的讲话需求太远了。 当听完了绪论课后,学生才转怨为喜,由“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自己要学”。因为我给学生讲了此演讲非彼演讲,这里的演讲指的是学习如何面对众人讲话。面对众人的讲话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要娓娓道来,以理服人。有感情,不一定始终有激情;有声音的起伏变化,但不一定始终慷慨激昂。讲话要掌握深入浅出的传播之道。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由被“抓壮丁”变成了“志愿兵”,发自内心地想学了。 由此我感到,为了和传统意义上的“演讲”二字加以区别,本书不用“演讲”这个词,而使用“讲话”这个词,其含义是研究当众讲话,学会怎样一人讲,众人听,有情有理的讲话。 讲话能力强的标志 什么是讲话能力?就是当众讲话时,做到了:声情并茂,有胆有识,好听好记。做到这12个字,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会讲话,讲话能力强! 1.讲话能力强的标志之一——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一个是声,一个是情。 一、先说“声情并茂”的“声”。就是“三要”:气要通,就是气息通畅;声要悦,声音悦耳;字要清,吐字清晰明白。 第一, 气要通。气,声,字,这三者中,气是个前提,气者,声之帅也,气息不通畅,声音就容易嘶哑,吐字也不清楚。 第二,声要悦。因为人的声带条件不一样,不可能个个声如洪钟,但是通过训练,可以让你做到气息通畅,让声音锦上添花,比过去更美,听起来悦耳舒服。我们都见过有的人说话的时候,脖子上青筋暴起,声音嘶哑,这些都属于用气发声方法不正确,气息不通畅造成的。这样的人讲话时,听起来不悦耳,就会影响讲话的效果。 第三、字要清。讲话的字,不要求你字正腔圆,但要做到吐字清晰;不要求你像播音员一样标准,但要让听众不用费力就能听明白你的意思。 有个语言的笑话。说一位领导到广东顺德视察。上了游船,当地的镇委书记说:“坐在床头看娇妻,越看越美丽。”领导一听,什么乱七八糟的,后来一解释,误会了,原来是发音不准,说的是:“坐在船头看郊区,越看越美丽”。一会,又请领导吃西瓜,“首长,你吃大便,我吃小便。”领导一听,勃然变色。一解释,又误会了,原来把“大片”说成了“大便”,把“小片”说成了“小便”。 在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身上,还出过这种真事:某电视台的主持人前后鼻音不分,把“不信”说出“不幸”,把“民心”说成“明星”,在观众中留下了笑柄。 像这种语音,造成歧义,闹出笑话,就是我们在讲话时一定要避免的了。讲话中语音不标准不必苛求,但造成语言的歧义,闹出笑话来,这语音就不过关了。 本书中的第二章“耳语练气法——快速掌握讲话用声之妙法”就是解决声的问题,让你快速掌握丹田用气,声音悦耳,吐字有力的方法。 再说声情并茂的“情”。情,其实就是讲话的吸引力,讲话者的语言能紧紧地抓住你的耳朵,讲话者的表情手势能紧紧抓住你的眼睛;情,其实就是讲话的感染力,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紧张,让你兴奋。 要想讲话有感情,就要做到三丰富:手势要丰富,表情要丰富,语气要丰富。这三丰富是什么关系?三丰富中哪个是“纲”,哪个是“目”?
本书的第三章“双人舞练情法——快速转变讲话者无情之妙法”,就是解决情的问题,让你从手势入手,快速掌握语言吸引人,感染人的秘方。
希望自己讲话声情并茂的读者,可以重点去看上述两个部分。
2.讲话能力强的标志之二——有胆有识 什么叫有胆?就是讲话时沉着自信,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什么叫有识?就是讲话内容要有见识,要深刻,要新颖。 “有胆有识”这四个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有胆有识缺一不可。讲话“无识”,没有思想,味同嚼蜡,听众听来没有收获;讲话“无胆”,就像不会踢临门一脚,内容再精彩,思想再深刻,准备的再充分,也会临场紧张,脑子空白,上台就砸锅。 二是说,胆与识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有胆有识这四个字并非是随意排列,而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胆”排在前,“识”排在后,说明“有胆”是有识的基础,是个前提。讲话的人有了胆,才能够思维清晰,把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甚至超水平的发挥出来。 本书的第一章“笑定;眼定;站定——快速克服讲话者无胆之妙法”,就是解决讲话者怎样练“胆”的问题。 3.讲话能力强的标志之三——好听好记 再来说说什么是好听好记。 什么叫好听? 从台下观众的现场反应中就能看出来,能让观众竖起耳朵听,不时有笑声,最后想起热烈的掌声,就叫好听。凡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一定是上面讲得不好听;凡是上面声嘶力竭在讲,下面却各看各的书,各做各的事,一定不好听。 金一南将军的讲话就叫好听。金将军是国防大学的战略学教授,中央电台《一南军事论坛》的主讲嘉宾。他讲国防战略,高屋建瓴,激情洋溢,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上课两个小时,无人走动;在武警总部的讲课中,包括将军在内的900多人几乎无人不落泪;在总参给老干部讲2小时30分钟,居然没有人上厕所。 《人物》杂志中一篇介绍金一南的文章《桅杆上的瞭望者》中写道:“2007年3月16日,金一南作为唯一的军方学者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伦理与价值:当代中国外交的困惑》研讨会。针对有人提出的“军人生来为和平”的观点,金一南针锋相对地阐述了“军人生来为战胜”的观点,金一南演讲时,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尽管会议时间已经拖延,但大家都没有离去的意思,甚至有人提出把自己的发言时间节省下来让金一南继续讲。” 文章中还讲了一个金一南让26个国家的军官“全神贯注,洗耳恭听”的故事。2000年,金一南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时,学院要在30名学员中选两名介绍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作为唯一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各国学员对金一南的发言高度关注。 为了准备15分钟的发言,金一南两天只睡了5小时。介绍中,金一南以中国100年的数字对比有力的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台下异常安静。一张张全神贯注静听的面孔有黑色的,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15分钟讲完了,全场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你看,不管你讲什么,听众是什么人,只要你能让听众“鸦雀无声”,讲话结束“全场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就一定是好听的讲话。 我自己也有体会,哪节课上学生鸦雀无声了,一定是讲得好听,哪节课上下面开始窃窃私语了,就说明我的讲课内容不好听了,有问题了,我就要反思了。 什么叫好记?就是台下的观众不带纸不带笔,听完就把要点记在脑海里,下来以后可以帮你口口相传了。假如你强迫听众带纸带笔,死记硬背,别人还记不住,那就叫不好记。 电影《建国大业》中,毛泽东有句经典台词让人过耳不忘。当延安丢失后,毛泽东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凡是看了这部电影的,几乎人人都在说这句话,这就叫好记。 想要好听,只有讲故事;想要好记,只有简练简练再简练。本书的第四章“一简二活三口诀——让你快速掌握讲话好听好记之妙法”,就是教你讲话好听好记的。 做到了“声情并茂,有胆有识,好听好记”这十二个字,就是具备了较高的讲话能力和水平,就可以对讲话人伸出大拇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