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拖延而没有计划性是职场一大忌。现在很多工作都是多名员工相互协作开展的,由于你一人的迟缓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度,会损害到大家的利益,最终还会导致工作的失败。 有些时候,某些工作你可能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完成,这时你应该立即通知你的上级,与他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工作搁置,去等待上级的询问。要积极主动,不要放弃,更不能气馁。这样上级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会帮助你一起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工作。
当一个人业绩消退的时候,他忘了积极行动是一种习惯。需要独自处理的事情,常常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影响工作效率。办事拖沓不守时,让你定时完成的工作总是找借口拖后,不能按时保质完成。这样的人在公司是被人瞧不起的,所有的人都会排斥他。上级不喜欢,同事不喜欢,又没有突出的工作业绩,最终只能卷起铺盖走人。即使走也是这样走进——走出——走进地永无休止的循环。
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忘大,终必有害!为了最后的胜利,你要时时刻刻全力以赴,决不放弃。即使条件有限,也要奋斗无限!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在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墨尔斯教授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博士后;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翁。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状况随处可见,许多好想法被束之高阁,许多新举措流于空谈,许多好机制难以施行。想法太多,导致顾忌太多,口称“好箭”,仅在手中搓来搓去,就是不敢射出去,有何益处?世上没有万全策,生活中到处可见成本。等有了100%的保险系数再去做,那就真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只有行动,才有可能实现。任何想法也只不过是一个想法而已。不断采取行动、积极实现目标的人比优柔寡断、等待天上掉馅饼的人占有更大的优势。拿破仑说过:“机会?机会是我创造的!”
有一位作家曾经访问一个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希望他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世人分享。后来,作家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写了出来,所以我们有幸读到了这个故事。
作家说:“请问,你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马上行动!”
“遇到困难的时候,请问像你这样的成功人士到底如何处理?”
“马上行动!”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如何克服?”
“马上行动!”
“在未来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你如何突破?”
“马上行动!”
“假如你要分享你成功的秘诀给全世界每一个人,那你要告诉他什么?”
“马上行动!”
把你的手举过你的头顶,你会发现你的手总比你的头要高,说明做事情总比想事情重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些什么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只有行动是不够的,你必须在决定行动时全力以赴。既然已经决定行动了,就不能给自己留退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谁也没法跟岁月抗衡,所以我们要像那句质朴的歌词中所唱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全力以赴,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主动,永远奋力向前的精神。
俗话说,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人的一生特别短暂,按平均寿命70年计算,扣掉少不经事的20年,扣掉老年痴呆的20年,一共只剩下30年的好时光。在这30年有限的光阴中,你选择行业的机会不多,所以一旦认准了一个行业,就全力以赴去做吧。即使后来你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但你的努力弥补了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