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 发表于 2005-7-22 18:07:32

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去买商品房吗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预测北京房价下半年还会“稳定上涨”。发改委的官员分析道,一方面,北京房市目前可保持每年20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应规模;另一方面,北京经济适用房排队等号现象就说明了需求旺盛问题,“充足的供应”和“旺盛的需求”说明房价稳定上涨是很自然的事。
<P>  全国的房价依然上涨,而人们有关房市的关注热度普遍降温,大家似乎已经开始接受现实。然而,政府相关部门时不时冒出些莫名其妙的言论,把望房兴叹的普通百姓气得半死。北京市发改委的房市“供需两旺”论就是一例。</P><!--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P>  西晋惠帝年间,天下大灾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活活饿死。十万火急的灾情报至皇宫,高坐在龙椅上的晋惠帝经过冥思苦想,却悟出了一个惊人的“解决方案”———“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P>
<P>  今天,房市“供需两旺”论中恰恰蕴涵了与1700年前晋惠帝“不食肉糜”论异曲同工的荒谬逻辑。发改委的官员说房市供给充足,但忽视了“两头小、中间大”的供给结构,真正“供给充足”的是均价超过6000元/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发改委的官员说需求旺盛,同样忽视了需求结构,经济适用房放号前排起的长长队伍是证明了需求旺盛,但这种需求不是对普通商品住宅的需求,而是对低价、小户型经济适用住宅的需求。在这种错位的“供需两旺”情境下,要实现价格“稳定上涨”,就意味着让在经济适用房前排队等号的消费者去买均价6000元/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宅。发改委官员们的潜台词正是:中低收入者无经济适用房可住,何不住商品房?</P>
<P>  百姓连粮食都吃不起,自然不可能拿肉糜来充饥。在涨势强劲的房市中,面积小、价格低的经济适用房是广大中低收入者充饥的“粮食”,而均价6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普通商品房是他们无力享用的“肉糜”。眼下,“粮食”或供应不足,或价格太高(由于北京的经济适用房平均面积出奇得大,其结果是单价低而总价高),广大普通消费者饥火中烧,正盼望着政府出手相助,而政府有关部门却不咸不淡地抛出一句:市场上有的是“肉糜”。我们从中体验到的只有无奈和愤懑。</P>
<P>  供需两旺情况下,价格的确会稳定上升,但前提是供需必须“对口”。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没有足够目标顾客的供给也不是有效供给。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真问题不是表面上的定价过高,而是供给的结构性失调———满足高收入人群需求的商品房供给充足而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商品房供给严重不足。在银行住房贷款普遍审贷不严、人们可以轻松获得房贷的情况下,中低收入者还可以勉强负债消受“肉糜”,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时被掩盖起来。但是,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金融机构管理趋于规范化,被遮蔽了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就会曝露,长期结构性失调的恶果将集中爆发。</P>
<P>  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为己任的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粮食”“肉糜”供给失调的房市保持警惕,对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真实需求保持清醒认识。在年初中央“国八条”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政府有关部门理应致力于改善房市的供给结构,扩大经济适用住宅的供给量,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口粮需求。而视“粮食”“肉糜”供给失调的局面为正常或健康状态,让吃不起“粮食”的百姓去买“肉糜”,这不仅代表着决策者的愚蠢,还意味着政府的失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去买商品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