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与发展战略规划实操模板:**科技公司“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书(2026-2030)
企业战略与发展战略规划实操模板:**科技公司“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书(2026-2030)http://www.zhilu.org/zb_users/upload/2025/01/202501091736391018313364.jpg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有关“***期间企业发展战略”的文章,似乎形成了“每个企业都需要“发展战略””的错觉,亦或是“每个企业都能“发展””…… 抱着对这个“幼稚问题”的兴趣,笔者又看了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读物,先将其简述一下: 首先谈论一下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管理学界习惯上把企业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其分别表述不同的策略原理。这三个层次相互牵引并互为勾稽。总体战略决定了业务战略,业务战略决定了职能战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总体战略的作为导向,那么,也就无法制定业务战略。如果没有竞争的战术与策略,也就无法明确和确定职能战略的任务和方法。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首先是明确“方向性的总体战略”。企业的总体战略有哪些状态呢?管理学界基本上将总体战略的状态归纳为:1、发展型:也叫“增长型”或“进攻型、拓展型”……2、稳定型:也叫“稳健型”或“保守型、固守型”……3、收缩型:也叫“放弃型”或“撤离型、清算型”……但是,在对企业战略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是研究“发展型”战略的手法和规律,而很少去研究“稳定型和收缩型”战略。这恐怕是“稳定型和收缩型”战略的研究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吧。可能是这个原因,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论都聚焦于“发展战略”这一问题上,也就使得“稳健型和收缩型”战略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被“鲜为人知”。我们在谈一下“企业发展战略”这个话题。在上面的观点中笔者已经把战略的三种状态做了简述,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企业在总体战略的抉择中选定的是“稳定型”或“收缩型”战略,是否还要进行:发展战略的规划呢?……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企业的外部状态和内部能力已经不适合就某个行业与产品的“发展”了”,也就没有必要去“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意义了。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观点,笔者认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在进行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了以“发展型战略”为导向的总体战略方向,之后,才有必要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看官们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你这不是“吃饱了撑得”的想法吗!这某简单的问题还需要“思考”!但是,在我与同行和企业高层的交流中确实发现有的人士存在“这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逻辑错误。 ……下边我就以某企业“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书为范例,来说明一下:发展战略与战略规划的关联性。该规划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战略规划篇”,其分析和规划的目的就是为“向后的战略、战术、战法”予以界定。第二部分是基于“第一部分所确立的“发展型”战略为基础”的“战略实施”所进行的解析或解码以及确立必须操作的事项。http://www.zhilu.org/zb_users/upload/2025/03/202503171742174355704647.jpeg
**科技公司“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书 (2026-2030)目录:第一部分:战略规划篇一、前言:二、企业现况1、企业历经与背景2、产业与产品布局三、发展趋势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与政策:2、经济和技术:3、环境与社会:(二)产业趋势分析1、产业现状:2、产业趋势:四、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一)企业资源:(二)企业能力:五、企业SWOT分析(一)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二)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三)SWOT分析及战略意图和构想:六、企业战略的制定:(一)战略定位(二)战略思路(三)战略方针1、总体战略:2、竞争战略与战术手段:3、职能性战略举措与方法:七、战略目标系统:(一)理念性目标:(二)经营性目标:(三)管理性目标:八、战略指标体系:(一)销售规模类:(二)经营效益类:(三)发展能力类:(四)管理流程类:九、企业战略的规划:(一)近期规划:(二)短期规划:(三)长期规划:十、战略实现与措施:(一)战略实现的路径:(二)战略任务的部署:1、组织效能:2、内部运营:3、客户维护:4、财务维度:十一、战略保障与风险的管控:(一)战略保障举措:(二)战略风险管控:第二部分:“十五五”战略发展篇一、战略规划回顾:二、“十五五”发展战略方针:三、“十五五”发展战略任务与举措:四、“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五、“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一)“十五五”发展战略的经营目标及其指标:(二)“十四五”与“十五五”发展战略的衔接:(三)“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工作安排:六、结束语:第一部分:战略规划篇:一、前言本规划书旨在明确**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为“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必须的前置依据。二、企业现况:(一)企业历经与背景:**公司作为一家历经**年发展起来的企业,其经历了不断地的市场变化和产品的转型与升级。现今已成为颇具实力的石英材料制造企业,其***产能位居全国前茅。公司产品包含:***等系列。(二)产业与产品布局: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与技术的升,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芯片半导体等行业迎来重大契机。这也给石英材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风口,同时,也为公司的产品升级和转型带来了新机。故此,公司除了“**类”产品的生产外,在***和***地方建立多个生产基地,从而形成“**类”与“**类”双产品结构布局。公司的产品应用可涉及“电子机械、光伏、半导体、光伏”等产业与行业。三、发展趋势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与政策: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和技术壁垒等因素的加重,国内半导体、芯片等产品进口不断受到国际形式的打压。因而,国家对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产业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这将不断直接影响石英材料的需求和相关产业的提升。2、经济和技术:经济周期变化所带来的技术变化,促使半导体、芯片及其产品链的应用升级。这同样也将持续带动石英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升级与转型。3、环境与社会:传统能源和半导体技术与生产能力分布不均,与之相匹配的石英材料产业面临着重要调整和重新布局。这也会为“以石英材料为基材”的相关企业带来更有利的机会与前景。综上所述,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会。(二)产业趋势分析1、产业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英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在中国,石英材料的矿石分布广泛。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质参差不齐,且市场和价格竞争激烈。产业状态“多点分散、小而松散”,且高端产品匮乏、低端产品互冲。2、产业趋势:鉴于宏观环境的“引导”和产业现况的“内卷”,石英材料产业未来会出现下列趋势与市场态势:(1)高端化: 半导体、光伏、光通信等高端领域对高纯石英材料需求旺盛。(2)国产化: 国家政策支持关键材料国产化,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机遇。(3)绿色化: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石英材料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4)智能化: 智能技术应用,提高对半导体和芯片的扩大性应用。 因此,石英材料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在“十五五”期间保持稳定增长。四、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一)企业资源:1、背景方面:**公司是**隶属的**企业,其主要投资方是由**金融机构为主。故此,公司在政府背书、资金容纳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2、影响力方面: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挂牌公司。3、市场地位方面: 公司现今仅就***的生产和销售已过**亿元/年,市场地位为位居全国前**名。4、资格与资质: 公司已获取***资格及***认证。(二)企业能力:1、基础设施与生产能力:公司拥有**万平米的生产车间和**余亩地的厂区;***台***特性的生产设备。且在***和***地方建有生产基地。现年产***产品***组。在**生产基地建成后,可增加年度生产能力***。2、研发与技术:公司拥有专利技术***个;其中:发明专利***个。3、组织管理:公司重新梳理和重建了新的组织管理体系,该组织管理体系的重新构建也是在基于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的角度上进行的组织变革。4、人才建设:公司前些年在人才队伍和人才开发等方面出现滞缓,致使部分中、高层管理干部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出现不足。5、质量管理:公司虽建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但全面化和系统性的应用未得以真正的落实。产品质量控制过程未能建立有效的 “闭环管控”。 6、制度与流程建设: 公司的制度和流程建设还处于“碎片化、局部式”,未能形成管理流程的架构逻辑和流程体系。部分管控流程“滞缓”并形象决策和管理效率。7、信息化建设:公司建有基本的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但ERP系统还不能做到数据一体化集成,其他信息化系统(如:PDM/PLM、CRM、SCM等)未能建立,还不具备为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敏捷的数据信息能力。8、生产成本管控: 公司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直接性成本为“电力”和“人工”,对于此类成本的控制在“技术、工艺”改造和创新上还未得以“科技提效”,故而。公司在这些方面还表现得不够充足。总之,就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而言,其硬性因素优良而软性因素存在一定的劣势。五、企业SWOT分析 综上所述,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如下:(一)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1、机会:国家对产业的支持;产业国产化的重点发展;产品的高端化需求;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增长;2、威胁:产业的低集中度所形成的企业布局的无序性。同类企业规模的小型化所形成的良莠不齐。低端产品的低价格竞争。(二)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政府资源的优势;石英晶体及其生加工所具备的市场地位;生产设施和技术的完整性和一体化;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2、劣势:组织建设和人才开发不足;制度和流程建设缺失;信息系统反应不敏捷;生产成本控制手段的非科技化。(三)SWOT分析及战略意图和构想:1、SWOT分析:
内部 策略
外部内部 --- 优势(S)内部 --- 劣势(W)
政府资源的优势;组织建设和人才开发不足;
石英晶体及其生加工所具备的市场地位;制度和流程建设缺失;
生产设施和技术的完整性和一体化特点;信息系统反应不敏捷;
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生产成本控制手段不科学。
现有研发系统的组织建设及其人才提升。
外部 --- 机会(O)(SO)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WO)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劣势
国家对产业的支持;聚焦技术领先,升级产品功能 --- 向高端化产业及对应的产品升级。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系统 --- 在制度流程健全和产品成本管控上构建系统方法。
产业国产化的重点发展;
产品的高端化需求;
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增长;
外部 --- 威胁(T)(ST)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产业的低集中度所形成的无序性竞争;明确客户群体、提高客户档次 --- 聚焦半导体、芯片产业的石英材料应用和压电类产品的优质客户。 放弃低端市场 --- 形成“小而美”的企业特征。
同类企业规模的小型化所形成的良莠不齐
企业间的低价格竞争。
通过上述分析,公司确定战略意图与构想,并以此进行战略的规划与确定。六、企业战略的制定:(一)战略定位: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石英材料研发、生产与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并以***作为核心产品之一,重点发展其在***产业的应用,并保持***上的优势。(二)战略思路:鉴于公司的产品线和市场群体是由两类市场和产品组成:“**类”和“**类”产品及市场(即:单一业务下的多产品及其应用),故此,公司将产品群组按照市场与客户群应用为特征划分为两类业务单元(即:业务模块),并针对两类业务单元制定和确立不同的战略逻辑。如图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fNUKtzibb6VfJJUNQJepiclE5XT0St2UbPwNQd42BiaLN88kp223QmROhHYpDOuzy2vWUYicsf3btapCcSQW1e5JQ/640?wx_fmt=png&from=appmsg(三)战略方针:1、总体战略:(1)**类业务单元:采用“稳定型发展战略”的思路。即:对此类业务单位作为基础业务,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以及拓展空白市场,稳定并增加市场份额,并遵循如下原则:(1.1) 稳定性:维持现有的规模和结构,不出现大幅的增加或减少。在“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上适度地投入。(1.2)聚焦性:在市场地位上集中于现有的竞争优势,并因势利导的加大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提升生产设备的效率和进行技术工艺的创新。(1.3)谨慎性:对于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本着严格的评估和筛选,以规避投资回收的周期风险。(2)**类业务单位:采用“集中发展型战略”的思路。即:以此类业务单位为新的增长契机,开发新客户群体,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和芯片设计相关的公司,并确定如下原则:(1.1)资源配置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一定规模的投入,优先调配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其包括:招聘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研发、生产设备升级、市场推广等方面。(1.2)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组织方面:适当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或事业部制等形式,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管理方面: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以及管理流程,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市场目标方面: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增长指标,并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创新驱动方面: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服务,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二)业务战略与竞争战术: 基于总体战略的抉择,公司的业务战略界定为“集中型专业化”竞争战略,但对不同的业务单元将采取不同的战术:1、基本性业务战略:(1)构建技术壁垒:(1.1)对标国际标准:遵循**行业标准,确保产品性能达到国际认证要求。(1.2)研发投入:投入资金研发提纯技术(如:磁选、酸浸、浮选等),提升纯度并控制杂质(如:铁、铝、钛等)。(1.3)构建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如,从原料检测、工艺优化到售后技术支持;建立联合实验室:(如:与客户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专用产品、高纯石英砂)。(2)敏捷化生产体系构建:(3.1)定制化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粒度分布、表面处理等定制服务。(3.2)产能与交付能力:通过定制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确保供货周期。(3.3)质量追溯体系: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从矿石开采到成品的全流程数据,增强客户信任。(3)塑造品牌与影响力:(3.1)行业论坛:参加**的会展、发表技术演讲,并通过技术白皮书、样品展示吸引目标客户。(3.2)数字化营销:建立专业网站,突出技术参数、认证资质及成功案例;通过 LinkedIn、行业社群、行业协会等精准触达客户的决策人。(3.3)认证与资质:申请国际权威认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提升行业话语权。2、业务单元的竞争战术:(2.1)**类产品与市场:(1)市场渗透: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产品市场组和产品延展为重点,以此来增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及其销售额。(2)市场开发:基于现有产品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顾客,以此来开拓新的市场。2、**类产品与市场:(1)在“集中型专业化”的业务战略指导下,以“细分市场、聚焦客户+技术领先、生态布局”(即:以技术为核心,通过精准定位 + 差异化服务切入垂直领域的高端市场)为原则,并进行如下的战术手段:(2)市场与客户方面:(2.1)行业细分定位:聚焦高附加值领域:如半导体级(纯度>99.999%)、光伏级(纯度>99.9%)、光学玻璃级(低铁、高透明度)等,避免与中低端工业砂市场直接竞争。垂直行业客户:半导体 / 电子行业:晶圆厂、芯片封装企业(如台积电、三星);光伏行业:单晶硅 / 多晶硅生产商(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高端制造:光学镜头、精密陶瓷、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制造商。(2.2)精准识别目标客户群体:优先对接头部企业:选择行业内技术领先、需求量稳定的优质客户。关注新兴市场:布局新能源、半导体、芯片等因国产化替代趋势而形成的增量需求。(三)职能性战略举措与方法: 通过对业务战略的设计与战术的制定,公司针对于战略的可实施明确具体性的战略措施与方法:1、产品战略: 重点开发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光通信等领域的专用石英材料。2、技术战略:强化研究院(即:技术中心系统)的研发能力及其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快吸收与技术转化。加强与下游企业(即:客户)的深度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参与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与产品的高质量发展。3、市场与品牌战略:巩固现有市场,积极开拓空白市场和新兴市场。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4、人才战略: 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素质的研发、技术和营销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开发工作,强化对员工培训以及员工技能的提高。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相关的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并保有适合的人才储备。5、生产战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资源的综合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排放。导入精益化生产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七、企业战略目标系统: 围绕着“战略、战术和战法”的确定,公司制定与明确战略目标系统:(一)理念性目标:1、愿景:成为全球石英材料领域的引领者,以世界一流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石英材料的发展与应用。2、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石英材料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共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并引领石英材料行业向着更高品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3、经营理念和宗旨:客户为本:我们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超越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引领:我们鼓励创新思维,不断追求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推动石英材料行业的进步。持续学习:我们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环保责任:我们积极履行企业的环保责任,致力于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推动绿色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团队精神:我们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协作共赢,共同实现企业目标。追求卓越: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二)经营性目标:1、市场地位:保持在同行业前三名或市场占有率不低于前三名;品牌美誉度保持在同业前三名。2、经济效益:利润率保持在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的中上等水平;资产收益率达到中上的水平(或,不低于18%)。3、生产效率:劳动效率超过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使公司的柔性化生产水平达到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的一流水平;生产成本控制水平达到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的一流水平;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三)管理性目标:1、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将以“可持续性绿色发展”为理念,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为社会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2、组织能效:构建高效和适应敏捷化的组织框架,向流程型扁平化组织转型。吸引行业内优秀人才加入组织,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和营造积极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氛围,创新文化建设。打造高效协作的团队,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实现团队目标的共同达成。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延误,提高沟通效率和效果。3、制度与流程建设:理顺和完善管理制度逻辑,健全公司基础管理的制度系统;构建和完善流程管理框架,建立“端到端”的流程管理体系。4、技术与管理创新:持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研发管控能力和新产品迭代速度,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强信息化与自动化的“两化融合”建设,向“数字化工厂”的方向发展。八、战略指标体系:基于确立的战略目标系统,公司建立和明确战略指标体系系统,并以此指标系统评估、监控战略实施活动和鉴证战略控制状态。(一)销售规模类: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地位(二)经营效益类:毛利率净利率成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投资回收质量合格率生产效率(三)发展能力类:新产品开发率技术升级与迭代速度或研发项目计划完成率社会影响力品牌竞争力人才培养和发展(四)管理流程类:投资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经营分析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流程制度的执行率九、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一)近期规划(1-3年):1、2025年:收入**亿元、利润***万元。产品与生产:***产品生产***吨/套组。研发技术:攻克***技术难题。2、2026年:收入**亿元、利润**万元。产品与生产:***产品生产***吨/套组。研发技术:攻克***技术难题。3、2027年:收入**亿元、利润**万元。产品与生产:***产品生产***吨/套组。研发技术:攻克***技术难题。(二)中期规划(3-5年):1、2028年开始:销售额达到**亿以上、利润实现***万以上。产品和生产:产能达到***吨。市场地位进入全国前三强。获得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资质。(三)长期规划(5年以上):1、财务方面:销售收入:保持**亿及以上;利润率水平:保持在15%以上;资产回报率:***每股收益:***2、市场方面:市场份额达到:***客户满意度或忠诚度达到或增长:***3、产品与技术方面:技术领先程度:***专利申请数量:***形成“技术性壁垒”和“行业竞争优势”。5、组织能效与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并完成管理流程建设系统。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打造一支具备跨领域技术能力的研发团队。提升员工满意度。十、战略实现与措施:(一)战略实现的路径: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fNUKtzibb6VfJJUNQJepiclE5XT0St2Ub7yqqNpVtUMYIpHibeWNiasnmC8OEM3OojyDpuVx3ZyfEZSGz6ibmp1ibmA/640?wx_fmt=png&from=appmsg(二)战略任务的部署:基于战略实现的路径,公司在如下关键领域及其事项上进行“战略任务”的部署:1、组织效能:(1)每年对组织管理现况进行评估,逐步压缩管理层次,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提高组织管理与决策效率。(2)建立“人才开发”、“人才测评系统”,构建适合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人才管理能力,强化组织能力。(3)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任职资格认证体系”,促进员工的发展机会与岗位匹配度,并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4)升级薪酬和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薪酬结构和绩效评估方式,形成“即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管理系统,又能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2、内部运营:(1)加大对研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产学研联合体。(2)在研发管理的系统建设中引入“IPD”管理流程,提升产品研发的市场敏捷性和快速的交付力以及研发的投入与产出收益。(3)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导入“精益生产管理”的系统方法,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以及生产成本管控能力。(4)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流程和标准”,完善和充分落实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以保持产品质量的高水平及其竞争力。3、客户维护:(1)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定期进行客户意见的反馈,真正做到“倾听客户心声”并落实“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2)启动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塑造”行动,进行适度的多媒体推广,以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4、财务维度:通过上述关键战役活动和战略举措的推进,稳步促进公司财务维度的目标与指标的达成,并实现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愿景和使命的达成。十一、战略保障与风险的管控:(一)战略保障举措: 为使战略任务的实施,公司在相关方面建立战略保障与举措。1、文化保障: 梳理和明确企业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与宗旨等),并在全员中统一认知和达成共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2、组织保障: 完善战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责,并务实的落实相关工作,以使得“战略管理组织”不虚设、不空设。3、流程与方法保障:建立战略管控系统(市场分析 – 企业能力分析 - 经营计划体系 - 预算管控体系 -战略绩效体系),结合“月度、季度经营分析与任务推进”会议和定期的战略复盘(或,战略评估)活动等,监控和评价战略运行状态以有效的对战略工作施以管理。4、其他方面的保障:(1)、资金保障: 开辟融资渠道、灵活融资方法;加大对发展重点的资金投入,保障战略规划所需要资金的投入。(2)人才保障:依照“组织能效”所确定的方法,构建战略人才系统以为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二)战略风险管控:1、市场风险的防控: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公司要建立市场情报分析体系,其包括:产业、同类企业、竞争对手等信息的定期收集与分析,以识别产业趋势、竞争对手的战略导向。2、内部能力不匹配的风险防控: 任何战略的落实都需要调动匹配的资源,就资源要素而言,最基础与核心的就是“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以及“管理水平、运营效率、企业文化等因素”。因此,公司必须在“人力资源建设、研发技术流程管理、品牌树立、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夯实基本功和提高科学性。认真的参照“职能性战略任务”所明确的范畴和拟定的方法落实与实施。3、战略本身的风险防控:任何战略的抉择与确定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判定”,其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公司要保障在战略管理中减少失误就必须在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严谨的“端到端”流程管控的方法与手段。因而,公司需要借鉴先进和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并完善本公司的战略管控系统。4、系统性风险防控:(1)公司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和“组织授权管理规范”,并严格按照建立的相关体系落实工作。(2)内控体系建设: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审计管理制度”,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来落实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总之,任何战略的实施均离不开三个核心(即:人才、资金和组织管理能力)和两个系统(即:战略管控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落实。因此,公司需在“三个核心”和“两个系统”上下足功夫、夯实基础、顺畅流程,以保障和促进战略的可实施性。(备注:这部分就是通过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过程来明确未来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的方法和手段,并以此来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给与前置性的明确)第二部分:“十五五”战略发展篇一、战略规划回顾: ***公司在经过“战略规划与抉择”后,确立了战略发展规划,并汇集如下:
业务单元压电类非电类
总体战略稳定发展型集中发展型
业务/竞争战略市场渗透 +市场开发技术领先
(聚焦半导体、芯片等高端市场)
资源投入原则资金投入上以改进设备和工艺为主,不进行大型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上以“设备、技术工艺改造”及研发队伍为主,并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
职能性战略举措其他方面详见:职能性战略举措。
依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特制定“十五五”发展战略。二、“十五五”发展战略方针:(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十五五”规划为导向,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核心能力,构建“技术驱动、管理创新、绿色低碳”和“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国内一流的科技企业。(二)基本原则: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效益优先、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可持续发展。(三)战略定位:以“技术引领者、成本领先者”为突破点,巩固已有的战略地位,并形成新的战略制高点。(四)战略目标:1、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全国范围内巩固石晶体生产和石英晶体砂市场的领先地位。2、扩展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半导体、芯片、光伏等新兴市场需求,拓展国内、国际市场。3、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和环保方面取得突破,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五)战略重点:1、加强基础制度与流程建设,加快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构建。2、以技术创新为决胜的制高点,构建核心技术竞争力。3、强化“量化融合”的建设步伐,提升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决策能力。4、引入精细化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成本的管控理念和方法。(六)关键战役:1、技术方面:攻克行业和产品***方面的关键技术。2、市场方面:进入***市场与产业,抢占***行业或类型的客户。3、信息化方面:搭建基于“信息数据一体化集成”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研发技术管理(PDM/PLM)+生产和质量过程管理(PMC、MES、QCM)+采购仓储管理(WMS)+财务成本管理(EAS)”经营分析与管理决策的信息化体系与协同平台。4、管理流程方面:建立公司“管理流程框架”,初步形成“战略管理流程、风险控制流程”和“研发管理流程(IPD)系统”以及“组织建设流程、人才发展与开发流程”。5、精细化生产方面: 导入“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与相关方法,建立“客户导向、提升价值、勇于创新、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三、“十五五”发展战略任务与举措:(一)战略任务路线图: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fNUKtzibb6VfJJUNQJepiclE5XT0St2Ubtdqem5K7vp4pUkCia6CsptY1BPeEp2BVpBOKpfiar8viaNBxH0cJBJW8w/640?wx_fmt=png&from=appmsg(二)战略任务与举措:1、市场营销:(1)提高市场份额:**产品:利用产品组合和产品深加工,保有原来的客户及其增量。如:老客户深化服务和与竞争对手抢夺客户。**产品:快速形成产能,提速新品上市。(2)品牌与影响力构建:利用网站、展会、协会与商会等和多媒体手段进行企业宣传和产品推广,增加企业知名度。2、研发技术创新:利用“**研究院”的组建,启用项目管理模式并对**等关键生产与工艺加工等技术进行攻坚与科技创新,提升研发和技术的实战能力。 以技术与工艺革新为手段,科学的实施成本控制工作,提升研发和技术的实战能力。3、生产运营管理升级: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拉动式敏捷化”协同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和作业效率;深化标准化管理;施以“精益人才培养”和开展“多能工训练”以及生产效能的持续改善活动。继续加强“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4、信息化建设:围绕“ERP系统”分布化的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渐进式的实现“PDM/PLM(产品数据管理/产品周期数据管理)+PMC(生产计划与调度)+MES(生产运营执行系统)+QCM(质量管理数据系统)+IPD(研发与技术)”等系统的贯联流程,并形成敏捷性信息与数字管理效果,为经营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必须的数据流资讯。5、战略管控流程建设:(5.1)战略管控流程建设:构建以“战略分析 – 年度战略计划 – 预算管理 – 绩效管控”为贯通的“端到端”流程系统,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的流程衔接与数据贯通,构建流程式、科学化和务实化的战略管控能力。(5.2)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方法并结合资金与权责管理,健全预算控制流程与细则,确实性的使预算管理工作起到“责任可分、方法可控、数据可信”的战略管控目的。6、提升组织建设能力:(6.1)构建“人才测评”和“员工职业发展”系统与“任职资格体系认证”等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精准化的识别人才并提升员工凝聚力。(6.2)优化干部管理工作,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能左能右”的管理机制,并对中、高层干部施以“继任者计划”活动,提升干部队伍的战略管理与执行能力。(6.3)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薪酬管理体系”,激活员工的职业热情;完善和优化“绩效管理系统”,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机制,促进战略执行的动力。四、“十五五”战略发展的保障:(一)组织保障: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十五五”发展战略推动小组;分解和落实“十五五”发展目标、任务与指标;建立以“十五五”为关键任务的考核体系并强化战略过程的监督与考评。(二)舆论保障:在“十五五”发展战略确定后,组织公司各层级干部学习和理解,以此统一思想并达成共识;进行战略解读活动,宣传和贯彻“十五五”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以使全体员工获知和理解,并树立信心。(三)管理技术与能力保障:对于“十五五”期间要建立的相关系统,如果存在“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不知与不会”等情况,借助第三方(如:企业管理顾问、外部专家或学者)的力量,对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帮扶、指导以及协助公司进行推动和落实工作。五、“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一)经营目标及其指标:
年度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额
(万元)产品与生产能力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为保障经营目标与指标的实现,公司在上述财务性经营目标和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了促进经营性目标与指标实现的过程性任务目标与举措。(二)“十四五”与“十五五”发展战略的衔接:虽然“十五五”发展规划的起止年份为2026—2030年,但是,为了发展战略的提速,公司在2025年着手并纳入了部分工作,如: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完善、岗位“三定”管理等组织系统的搭建并于2025年初进行了应用落实。除此之外,公司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也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和绩效责任书的签署工作。但是,仅是上述工作的提速还是不够的。公司基于“十四五”发展战略的最后一年与“十五五”发展战略的第一年的交汇之际,公司明确了“十四五”最后一年的战略计划:1、经营目标:销售额:*** 利润额:***2、管理任务:(1)组织变革:落实2025年确定的组织管理系统,并深化管理要求;建立石英材料的技术性销售部门并组阁人员,并进行客户画像活动和客户选择标准的建立;石英材料研发高级人员的招聘与补充。(如:依照组织结构和部门定员的规定,招聘研发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借鉴“客户画像”的方法和“商业模式设计”的原理,启动“客户分析”工作和“客户开发”,为新项目生产运营建立精准的“市场群体”。)(2)基础管理制度深化:梳理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与流程,建立和补从必要的管理制度、标准和程序。(如:对企业现有的基础管理制度(即:组织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等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初步形成企业管理制度的体系化文件以规范化的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3)市场营销工作:市场细分并选定客户群体(即:客户画像),界定客户需求与痛点,进行“业务/商业模式设计”,建立“客户链接”并形成客户关系。(如:就“非电类”业务单元,首先是客户群体的识别:公司聚焦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客户群体,并以此类群体为重点进行客户的细分(即:客户画像)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度识别。其次是对锁定的客户群体构建业务关系:在明确客户群体及其产品特征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客户的应用特征和提供敏捷和深度的技术服务,以此来建立和维系客户和挖掘潜的客户)。(4)启动人才开发工作:建立“人才评估体系”,启动“人员测评”工作、“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任职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工作,并配以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系统,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操守。(如:首先,构建“人才测评体系”和“员工职业发展系统”,施以“任职资格认证”等管理工作的开展,科学化和精准化的识别人才并提升员工凝聚力。其次,通过“培训、轮岗、导师制与继任者计划”等手段,提升“知识内化”速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5)薪酬与绩效管理改进:进行薪酬结构设计,建立科学的“薪酬和绩效管理”体系。(如:进行薪酬结构设计,建立与员工职业发展向匹配的“宽带薪酬体系”和以目标为牵引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形成符合市场规则和具备竞争力的人效管理机制。)(6)研发流程建立:借鉴“IPD”流程架构和逻辑,建立自己的“研发管理流程系统”。(如:从“市场与客户需求筛选 -- 技术可行性论证”到“产品设计– 产品测试与验证 – 质量标准制定 – 产品生产标准制定”以及“产品上市推广 – 产品应用反馈和评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管理,以此来提高产品研发的投资可控性和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7)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导入: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的方法与工具,深化生产管理的基础标准化工作和精益质量管理系统。(如:以“拉动式准时化生产”为原则,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以人为本、持续改善”的精益思想,促进“小品类和多品种”生产模式的明捷性与柔性化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凝聚客户忠诚度。)(8)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细化现有的预算管理工作,明确预算编制的方法、步骤和职责,并建立与“经营分析系统”的有效衔接。(如:梳理和优化资金管理权责和控制手段与程序,并结合“OA系统”的应用。细化预算编制方法(如:哪些预算采用“零基”法、哪些可以采用“滚动”法等)和结合健全预算控制流程方法以及管控手段并链接“经营分析系统”的应用,确实性的使预算管理工作起到“责任可分、方法可控、数据可信、策略可行”的管控目的)。(9)构建战略管理体系: 建立“战略分析 – 年度战略计划 – 预算管理 – 绩效管控”这个“端到端”流程系统,构建企业的战略管控能力。(如:借鉴“DSTE(华为战略管理体系)”的流程逻辑,明确“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执行、战略评估”的各子流程活动事项与细化内容,确实把战略规划做实、把战略执行做严、把战略绩效做真,使公司的战略管理更科学化和务实化与有效性)。(10)信息化建设的启动:以“ERP系统”的建立为基调,实现基本管理流程的贯通与数据的集成。完善OA办公系统,实现审批流的及时性和远程办公的高效性。(如:围绕“ERP系统”的建设,争取用1年的时间实现“ERP基本模块”的贯通和运行,实现公司基础性的数字信息化。 在“ERP”系统跑同且数据有效性集成后,分年度的导入和贯联“PDM/PLM(产品数据管理/产品周期数据管理)+PMC(生产计划与调度)+MES(生产执行系统)+QCM(质量管理数据系统)”等研发与技术、生产运营管理等系统,逐步促进公司信息和数据系统的一体化和真实性,为经营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敏捷的数据流信息。(11)新疆生产基地的建设:以“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专职和专业”的建设小组,科学和快速的推进其建设进度。(如:参照“组织结构”和“岗位编制与定员管理”的有关方案,并结合人员测评的方法着手进行新疆子公司的领导班子或中高层团队的人员筛选和储备,以“未雨绸缪”)。(12)内控流程和审计制度的建立: 着手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与制度,并依据所确定的制度体系开展内控管理与审计工作。(如:参照《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和工作指引》和国资委《内控规范、操作规程、国有企业独资/控股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等要求,并结合企业管理流程架构与体系,分步骤的建立公司的内控与制度并据此落实。)(13)其他管理工作的完善:(13.1)会议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公司级的经营例会/总经理办公例会”体系,启动“月度的经营、生产和管理分析会议”。(如:建立“公司级的经营例会/总经理办公例会”体系,启动“月度的经营、生产和管理分析会议”以及“部门级例会管理规范”,以此促使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强化管理沟通。)(13.2)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强化科技项目申报、加强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管理和资金补贴的获取,构筑可持续性的技术竞争优势。(如:以“科技或战略管理部”为主责部门进行有关项目的信息获取、政策理解和项目申报的组织,并逐步建立起“项目申报管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申报成功的几率。)(14.3)上市工作:推进企业在北交所的上市工作。(如:在既定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能的基础上,联合“券商、保荐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协同关系,以加速上市步伐。) 2025年虽然不是“十五五”发展战略启动的第一年,但它是“十五五”发展战略夯实管理基础的关键年。因此,公司各位同仁务必提高重视、树立信心、强化战力,为“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三)“十五五”发展战略的工作安排:1、2026年:(1)经营目标:销售额:**亿、利润额:**万元。(2)行动方案:(2.1)组织机构建设:评估2025年的组织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并进行必要调整。(2.2)市场营销:**产品参照“竞争战术”的方法持续进行。**产品的市场开始进入“铺设”阶段,因而,需要进行基础性的“品牌”推广、媒体宣传和渠道或客户关系建设。(2.3)生产管理:在原有的精益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导入或启动“TPM、TQC、提案改善”等成本降低的活动。分析产能平衡状态,改进生产流程与瓶颈的突破。(2.4)人才管理:在前期的“人才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推动与深化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初步完善“人才管理”的有效体制。(2.5)新疆生产基地的管理:在基础建设完成后以及基于2025年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储备,**生产基地会处于“生产爬坡阶段”。因此,需要建立 “生产运营管理”系统和导入“精益生产管理”工作。(2.6)产品研发管理:基于初步的“IPD流程”的建立,需要在应用中完善和提升。因此,对此系统需要进行升级工作。(2.7)信息化建设:在2025年实现“ERP”的前提下,导入和构建“PDM/PLM、PMC、MES及CRM、SCM”信息化系统,形成“数字化”的底层逻辑以及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与决策的科学性。(2.8)上市工作:完成北交所的上市与挂牌。2、2027年:(1)经营目标:销售额:**亿、利润额:***万元。(2)行动方案:(2.1)管理流程建设:以“卓越业务流程”为蓝本,构建“管理流程架构与系统”,完善科学和先进的管理体系。(2.2)持续人才管理活动:基于前一阶段的人才开发和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公司应基本建立起了人才管理体系与机制。故此,需深化人才管理的工作和推进“知识与经验的内化”活动,促进经验传承和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2.3)扩大品牌推广力度:策划产品发布类的公关活动;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等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强品牌保护,维护品牌合法权益。(2.4)数字化升级方面:在信息化全系统(即:ERP、PDM、PMC、MES、CRM、SRM等)完全打通且数据有效的前提下,推进生产制造的数字化(如:引入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与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工作。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生产调度的柔性化和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以提高经营和管理决策的水平。构建全渠道的数字化营销与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客户关系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3、2028年:(1)经营目标:销售额:**亿、利润额:***万元。(2)行动方案:(2.1)组织建设: 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以“流程管理”为驱动的组织体制,以此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2.2)升级激励机制:设立股权激励计划、项目分红计划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吸引与留住核心人才和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凝聚力。4、2029年—2030年:(1)经营目标:(1.1)2029年:销售额:**亿、利润额:***万元。(1.2)2030年:销售额>**亿、利润额不低于***万元。(2)管理任务:(2.1)战略评估与修订: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状态的加剧,绝大部分企业均将走向“低成本战略”的路径上。因此,在“**类和**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也会趋于或向着“低成本+价格战”态势演变。故而,公司除了在每年进行2-3次的战略复盘外,需在此阶段重新评估“市场、竞争、产品”等因素并作出对应的战略修订和调整工作。(2.2)组织调整与变革: 本着“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流程”的管理原则,公司在“十五五”的后期很可能出现战略的重大变革。因而,公司在“组织建设、制度流程建设”以及其他的管理任务中也会因“变化而变化”。 众所周知,企业战略管理本质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更是“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因此,公司的各级员工也要本质“变化、迭代,再变化、再迭代”的事务发展的理念来应对“市场规律”……五、“十五五”发展战略的任务分解:
年份战略目标与任务主要责任部门支持部门备注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六、结束语:本发展战略报告在综合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界定和明确了战略发展目标并制定了相关举措以及实施计划、步骤和方法。“十五五”时期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次战略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同仁们需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组织协同与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并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十五五”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实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十六五”期间公司在全国的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强竞争力与影响力。希望本范例能给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参考!
http://www.zhilu.org/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101725934595415971.jpg
http://www.zhilu.org/zb_users/upload/2025/01/202501091736390999672959.jpg美华管理传播网:www.mhjy.net 创办于1995年,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管理类传播网站,面向全国首创了全国MINI-MBA职业经理系列版权课程,旗下工商管理MBA专业教学资源库,拥有海量MBA工商管理课件、教材免费开放。
http://bbs.mhjy.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19/114823iktkgzp68rvxz0n6.jpg.thumb.jpg
全国《职业经理MBA》双证班-火热招生企业网址:www.mhjy.net招生电话:13684609885微信号:122285053 微信公众号: MHJY1999 教师邮箱:xchy007@163.com免责声明:文章来自美华管理传播网内容仅限课堂教学调取,如涉及版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