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工商管理培训】张志学:我从事管理研究面临的困惑
【MBA工商管理培训】张志学:我从事管理研究面临的困惑
北京大学张志学教授在闭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我从事管理研究面临的困惑”的演讲,从社会责任角度入手论述“工商管理的未来在哪里”、“管理学者首先的定位是教育者还是研究者”、“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之间如何平衡”和“如何相对客观地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四个困惑,启发管理学者应秉持以育人为先的责任,建立有特色的工商管理学院,塑造系统完善的研究体系,共同开创工商管理更好的未来。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演讲,有删节。
学者简介
张志学,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博雅特聘教授、光华管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创新交叉学科平台召集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工商管理)、中国劳动学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主席。《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search》、《经济管理》等编委,兼任《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顾问编辑。研究领域包括企业领导与文化、谈判与冲突处理、团队过程以及跨文化管理等。
前言
非常感谢王方华老师的邀请与席酉民老师的安排。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谈谈,我从事管理研究以来所面临的困惑,这些困惑很大程度是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我最初不是管理专业出身,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后才开始真正从事管理研究,期间先后经历了从社会心理学到组织行为学、再到组织管理学的学术历程。在工作岗位上,先后负责过系、学院学术研究生项目、学院EMBA项目、大学经管学部、中国社会调查中心的工作;担任过管理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也参加过学校层面组织的一些工作。这些学术和工作历程,让我对管理学者的社会责任有一些了解,也有一些思考。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几个看法、几个困惑,涉及到管理学者的社会责任。
工商管理的未来在哪里?
我的第一个困惑就是工商管理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当前,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中,主要有本科课程、MBA项目、EMBA项目和EXED项目等,这些课程和项目从规范性到自主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本科课程太水,MBA不够特色,EMBA不够工商,EXED低端化(对头部企业的吸引力不够)。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缺乏足够的基于中国管理实践且具有高度理论概括性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使得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讲的,要么就是直接照搬国外的东西,要么就是将很多无关的东西带到课堂。当然,这种状况也正在推动学界对工商管理教育功能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对我们工商管理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建立出系统的工商管理研究体系才有可能提升我们MBA等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工商管理改革的另一个压力来自大学内部学科竞争的压力。很多大学的管理学院经过黄金十年的努力,在社科领域占据优势。但由于社科总体的学科发展比不上理科和人文学科;再加上校内决策人士和机构觉得经管院系有能力获得外部资源,因此给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就少了。在当前“立足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整体环境下,商学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技能、以及如何培养等等,都成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强调所有的学生都应掌握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等硬技能,那么工商管理教育的特色该如何体现?这是我们未来需要考量的问题之一。
管理学者定位为教育者还是研究者?
基于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和教学体系,是顶级工商教育机构的特征。例如,哈佛商学院、INSEAD新加坡校区、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是完全结合起来的。今天,我们国内的工商管理学者正面临极大压力,在我看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工商管理与管理科学和经济学不同,需要学者接触企业并以理论解释微观企业中的现象;而工商管理兼备文理的特征使其科学性在中国受到质疑。其次,国内很多管理学者的教学任务繁重,而研究的本质是更具自由特色,学者们通常需要两线、三线作战;这使得在从事跨学科的大型项目时,在对商业现象洞察、研究范式以及研究技能上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如果要求工商管理学者应加强研究,他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之间如何平衡?
作为学者,如何求得有组织科研与基于自身兴趣的自由探索之间的平衡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这里我针对有组织科研多讲几点,所谓有组织科研,其往往与解决重大问题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相关。对于我们工商管理领域来说,重大问题是什么?针对我们所提出的重大问题,我们又是否有能力去解决?在当下转型升级、数字化等的研究热潮下,其对于我们工商管理而言究竟是应当作为情境还是作为对象本身?若作为对象,工商管理学者相比人工智能专家而言的优势是什么?近年来北大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期ChatGPT的发展也如火如荼,AI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管理学者带来的冲击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管理学者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必须寻找到我们自身的关键优势。若作为情境,我们又如何抽象化把其变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学者Nonaka、Eisenhardt等人的经历让我们清楚看到其自身的素养与条件,他们确实是静下心在搞理论研究,并且以自己的努力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研究深度,我们管理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追求,致力于把案例研究搞透彻,关键理论点弄清楚。有组织科研的优点在于能够针对现实中的问题,但现实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是否清楚或是否真的存在是我们作为学者首先需要反思的问题。此外,解决重大需求,更需要开发相应的技术或系统,经管学者在这方面的强项有哪些?商学院又是否具备解决重大问题的条件和能力?比如,建成一个数字孪生系统需要的资源投入非常巨大,云康的医疗数字系统就花费了1.5亿,我们商学院是否真的有这样的硬实力?
如何相对客观地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
我的最后一个困惑就是,如何超越追求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争论,相对客观地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这个大家以为早已达成共识的问题,近年来再次成为问题,不过这次是在更高水平上提出来。目前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社区中已处于第二梯队靠前位置,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已经掌握了顶级期刊的范式。不过,发表在国际顶刊的很多论文,无论在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意义上都属于微创新。2018~2023年3月,AMJ一共发表的基于中国数据的论文,共29篇,约占发文总量372篇的7.8%,其中有7篇是大陆学者领衔,占总发文量的1.9%,这些文章全部都有国外合作者。在国际顶刊上发表的微观研究论文,是需要获得中国企业的数据支撑,这是研究者通过利用各种资源才可能获得的,只有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的学者才有这样的机会,或者利用自己的资源才能获得企业的支持。之后,再与国外学者合作即可产出顶级论文。但很多时候贡献太小,学者自己也觉得无趣,达到目标后便失去了学术兴趣。此外,所搜集的数据也无助于学界同仁的研究,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CFPS和CHARLS两个数据库,支持了近19万学者的研究,其中海外学者就有13184人,产出论文超过1.1万篇。而管理学研究中的小样本数据只支撑搜集数据的学者发表文章,对学术界研究的推动作用太小。
“破五唯”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意图和效果反过来了。学界该如何推动学者真正实现“实质的学术创新和贡献”?又究竟该如何评价贡献?考虑到国际顶刊的一些问题,近年来我们国内期刊影响力也在大增。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是一个社会过程,需要得到学术社区的认可,而国内期刊与国际顶级期刊在同行评审和互动方面尚存在明显差别。我们在重视国内期刊的同时,也要清楚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以上是我的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