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 发表于 2011-5-21 16:12:18

做一个"成熟"的营销人

 每一个字都要卖货,每一个符号都要卖货。

  ──路长全("中国当代最聚人气的营销大师"、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不管黑猫白猫,能卖产品就是好猫!

  ──娄向鹏("中国特色营销策划创导者"、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总经理)

  销售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到顾客的脑子里去,把顾客的钱拿过来。

  ──张利("著名实战派营销专家"、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心教授)

  你可以和你的顾客彼此忠诚,除了利润。

  ──成君忆(企业管理顾问、畅销书作家)

  在中国本土营销学会会长赵山空、东北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贾经伦热烈致辞,并一同拉开蒙在匾牌上的一块红兜肚之后,"赵氏忽悠营销魔鬼训练营"正式开营了!

  25双火辣辣的眼睛,盼望着传说中听过、电视中见过的"营销大师"登台亮相,言传身教。大家屏声静气5分钟之后,赵大忽悠终于露面了──头上戴着他的招牌鸭舌帽,身上穿着新崭崭的西装,脚上换了一双耐克鞋。但此时的赵老师并不急着开口,而是一个劲地打量着眼前的学员,然后在特别设计的扇形教室内转了几圈,从左边转到右边,又从右边转到左边,再从左边转到右边。

  走啊走,走啊走,走了足足10分钟,赵老师不紧不慢地开口了:"一个个都有模有样的啊!能加入这个魔鬼训练营,你们应该感到荣幸!十分的荣幸!……为啥呢?到这里来的每个人,都是经过了资格审查,百里挑一,不容易啊!"

  赵老师特地走到范总经理面前,使劲敲了敲桌子,说:"不过,要想从我这儿出去是不容易的。这里的结业证不好拿。要想顺利结业,首先要经历三次'脑震荡'。谁要是受不了,谁提前走人。"

  "赵老师,以前不是搞'脑筋急转弯'吗?现在是不是升级了?"范同学好奇地问。

  "应该是脑力激荡吧?"在米国伯克瑞大学拿了MBA文凭的Tom·李同学接着说。

  "这三个'脑'我们都要。'脑筋急转弯'是我们的目标,每个结业的学员,都要有'脑筋急转弯'的本领。不会这个,搞什么营销?'脑震荡'是入我们这一行的前提,也就是要换脑子。我今天在这里说了,不换脑子就换人。'脑力激荡'嘛,是方法,就是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相互辩论,不找到真理誓不罢休。我们都是有基础的人,不能搞得像小学生一样你讲我听。外面那些大讲堂式的搞法,没用!"

  赵老师关于"三脑"理论的阐述,逻辑清楚,观点鲜明,全场的学员心服口服。

  "我们搞营销的,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赵老师找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营销是干什么的?

  Tom·李被第一个点名回答问题。他清了清喉咙,认真地说:"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是,市场营销就是通过创造、交换产品与价值,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与需要的过程。"

  "好!"赵老师笑眯眯地说,"不过──好是好,就是听不懂。俺们在中国,就得说中国人的话。特别是做营销的,搞的是实战,要的是通俗、响亮。"

  《营销圣经》杂志社总策划刘本仁说:"营销就是为产品找顾客,为顾客找产品,在两者之间建立桥梁,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好!"赵老师继续鼓励,但又来了一个"不过","不过──还不够直接。你说要顾客利益最大化,图个啥?俺们这是内部探讨、内部交流,内容概不对外,说话要直奔主题,不整那些虚的。"

  "营销就是想方设法地卖货!"山东红高梁酒业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刘三回答。

  "有戏!"赵老师继续肯定,"但还不完整,不深刻。"

  "营销就是尽可能地卖货,卖更多的货!"

  "还要尽可能地卖出最高的价格。"

 "不一定非要卖最高价,关键是总收入的最大化。"

  听到学员们一个接一个的回答,赵老师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我说这个班要办成营销人的'黄埔军校',看来有希望。到底是有经验的人,素质就是不一般……有没有人能更简洁、更生动地总结一下?"

  "营销营销,掏空钱包!营销就是让顾客买下尽可能多的产品,再尽可能多地把顾客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说这话的是上海健康集团第一事业部的总经理温同喜。

  "恭喜你,答对了!"赵老师激动地握住温同喜的手,又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面值为10元的消费券。消费券上的落款单位是"天外天东北乱炖大酒楼"。

  "答对有奖,即答即奖!"赵老师笑呵呵地说,"同喜同学可谓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了。营销这行当,很多人不明白,搞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以前只讲销售,现在讲营销,变了一个字,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很多人说,营销就是'赢销',一'销'就'赢';我看还不准确,应该是'银销',只有一'销',大把的'银子'就到手了!比方说吧,我卖颗白菜,以前是看哪里缺货,忽拉拉拖一大车过去,两毛钱一斤的卖到三毛就撑破天了。现在有了营销,那可大不一样,我可以说这是'绿色白菜''叶绿素白菜''航天白菜',价格立马翻一倍还打不住;我再用牛皮纸、塑料袋一包,贴上这个局那个学会的认证标签,弄到大商场里去,两三块也有人买;我再选一个地方限量供应,买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同样是卖白菜,这人和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范总禁不住感慨地说。

  教室里哄堂大笑。

  赵老师不笑,以一幅严肃的表情说:"咱们营销人的天职,就是把顾客的钱弄到自己口袋里来。同学们,这掏人钱包的事,放在别的人身上,那是犯法;只有咱们营销人插手,那不仅不犯法,而且是立功──为企业立功,为国家立功!"

  说到这,赵老师压低了声调:"不过,这样的说法只能在内部交流,一般人我们不告诉他,对不对?"

  "对!"课堂上响起了如雷般的声音。

  "范同学好像没有回答?是不是要告诉外面的人呢?"赵老师把视线转向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的范总。

  范总正回味着刚才听到的新理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慌忙"嘿""嘿"干笑了两声。

  王小军坐在一旁,临时担任教学助理。在赵老师的示意下,他点击了一下电脑鼠标。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一排文字──

  赵氏魔鬼营销秘籍NO.1

  营销人的天职

  1.让顾客买货;

  2.让顾客买尽可能多的货;

  3.让顾客以尽可能高的价格买货;

  4.从顾客身上赚到尽可能多的钱。

"赵老师,科特勒还说过,营销就是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人。合适应该是营销的准则。你这个原则里,'尽可能'用得太多了,不合适吧?"Tom·李克制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看你中了那个姓科的毒了!"赵老师提高了声音,"在中国干营销,你要做的是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把你手中的任何产品,卖给能掏钱的任何人。你没听过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块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故事吗?那就是咱中国营销人创造出来的奇迹!看看人家,那才是合格的营销人。大家说,是不是?"

 "是!"学员们齐声说。

  "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块卖给爱斯基摩人,那已经是小case了!现在营销界开始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卫生巾卖给男人。"刘本仁补充说。

  "很先进!"赵老师发给刘本仁一张10元的消费券,指示王小军从电脑资料中找出一则电视广告片──

  电视广告:男人也买卫生巾

  超市中,一名青年男子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接听电话。老婆在那边说:"喂,老公,买安乃诗回来。"

  男子猛地停住,失声说:"什么,买卫生巾?"说完,连忙看四周是否有人听见。不远处,一对夫妻听到"卫生巾",不解地看了一眼。

  男子定了定神,然后机敏地在货架中寻找。只见两名女性正在挑选安乃诗卫生巾。等她们走后,男子走近货架,左看右看,见两旁边无人,把手伸向货架上的安乃诗。

  刚一抽出,货架上的安乃诗倒下一大片。男子连忙用手去扶。前面那对夫妻疑惑地回头着着他。男子乱了方寸,不知所措地站着,走也不是,捡也不是,尴尬之极。

  人们陆续围过来,男子连忙用身子挡住车上的安乃诗,脸上堆着奇怪的笑容。

  最后画面上打出一句广告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广告在很多电视台播放过,"刘三喜滋滋地说。

  "这就是创意!这就是创新!相对于'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卫生巾卖给男人'又升了一级,是现代营销的新

  "俗!这样的主意,亏这些人想得出来!"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来的都是客,只要有这个。"赵老师随口说了一首顺口溜,又用手指头做了一个捏钱的动作。

  这就是创意!这就是创新!相对于'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卫生巾卖给男人'又升了一级,是现代营销的升级版。"刘本仁说。 "俗!这样的主意,亏这些人想得出来!"北京舒尔爽日化用品厂市场部经理唐若水嗔怪道。 "俗怕什么?只要能多卖货,多创造效益,"赵老师用手指头做了一个捏钱的动作,随口说了一首顺口溜,"不怕俗不拉,就怕穷得瑟;来的都是客,只要有这个。"

  "让顾客买下一堆对自己并没有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说这个话的是沈阳东升软件公司产品二部经理沈因落。沈因落从东北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就进入了这家公司,今年初,他被公司从技术开发部调到产品二部,主管家用软件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

  赵老师定睛看了沈因落一眼:"我的沈大人,你操这个心干什么?他送人也好,自己欣赏也好,放在墙角里积灰也好,都是他自己的事,我们管不着,只要他消费了就行。什么是顾客?现在有了一个学名,叫'消费者',顾名思义,就是消费的人啊!他要是不消费,还算一个人吗?他不停地消费,消费这个,消费那个,把什么可乐、饼干、口服液、维生素,全部吃进肚子里;再把这个运动服、那个休闲服、这个真男人的商务男装、那个真女人的保暖内衣,全部穿在身上;吃不完穿不完,就往家里搬,往柜子里锁。只要消费了,顾客就幸福了!你到商场门口看一看,那些大包小包的人,哪一个不是满脸的幸福?"

  赵老师说得泡沫横飞,学员们听得张口结舌。

  王小军适时地在电脑上打出几个字──

  我消费,故我在!

  沈因落又问:"照这么说,只要能多卖货、多赚钱,就可以欺骗顾客了?"

 赵老师用眼角盯了沈因落一会,换了一幅低沉的语气:"欺骗?这个词不好听。营销的世界里没有欺骗,只有……忽悠……忽悠你知道不?"

  沈因落:"自从您出名后,中国人都知道了。"

  赵老师:"那你说说,忽悠到底是什么回事?"

  沈因落:"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赵老师:"那说明还是没搞懂。同喜同学说说看。"

  温同喜:"忽悠就是想方设法哄顾客开心,然后他心甘情愿地掏钱给你,最后还要连声说'谢谢啊!''缘分啊!'"

  听到这句话,范总的脸刷地红了。唉呀呀,想不到自己花了钱,还要受别人的奚落,冤枉,冤枉!

  "回答正确!"赵老师说,"欺骗人人都讨厌,但忽悠不同,那是本事,会忽悠的营销人,别人佩服你、称赞你还来不及。我的经验证明,你要是能把顾客忽悠得高兴了,他能把钱包整个都给你;你掏得越干净,他越高兴,甚至还想把裤子都脱了给你呢!"

  "就算不是欺骗,那对社会的意义在哪里呢?"沈因落问。

  "对社会的意义?那就更大了。只要顾客一消费,不光他自己幸福,一大堆人也跟着幸福:工人有工资发,公司有钱赚,国家有'鸡的屁'(GDP),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功劳应归到谁的头上呢?一大半应归于我们营销人:没有我们,消费者能消费这么多吗?没有我们,销售额有这么高吗?可见我们营销人的作用,不是一般的大,那是相当的大,大得不得了。你想一想,要是我们能把东西多卖出一倍,'鸡的屁'就翻了一番;要是再把价格增加一倍,'鸡的屁'就翻了两翻。政府的脸上有光,老百姓也跟着高兴,功德无量啊!"

  "你自己也是一个消费者,你要是知道了自己买的东西并不像厂家说的那么好,或者完全不必要花这么多钱,你会高兴吗?"沈因落穷追不舍。

  "消费者哪里会知道呢?这也是我们营销人的任务──不能让消费者知道,不能让他不高兴。"

  "没有不透风的墙,消费者多少会知道一点啊!"

  "知道了也没关系。现在过段时间就会爆出一条新闻,说某某化妆品的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10、某某进口洋服的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消费者还不照样买?你看那些花上万块钱买一个小包包的人、花好几百块或几千块买一条烟、一瓶酒的人,哪一个心里有怨言?不仅没怨言,还对厂家佩服得五体投地呢!……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消费者不高兴,你也别急,过几天,他就会自己想通的。"

  "为什么呢?"

  "为什么?因为他自己也要在单位里拿工资!他们单位不也这么干吗?只要自己能多拿一点钱,他会跟单位领导说咱别这么干、少赚一点吗?赚钱是第一位的,花钱是第二位的,只有自己手上有钱赚,多花一点钱,有什么关系呢?"

  赵老师的这番道理,沈因落确实没有想到:"这个……这个……但也要对顾客负责啊。我们老板总是在讲,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要做合格的企业公民。这是我们公司的文化。"

  "拉倒吧你!老板不会讲这个,还能做老板吗?其实这也是营销,老板是企业的第一营销人。至于是不是真的做到,能做到多少,就要看与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冲突了。如果没多大冲突,谁不愿意顺便做个好人?如果冲突大了,要在顾客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之间做选择题,你看你们老板会怎么做。别看他总是在叫嚷顾客第一、社会责任什么的,哪一年他不是把销售指标拼命地往上加?他做出这种决定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卖出这些东西对社会、对顾客到底有没有价值?只要你完成了销售任务,就算手法出格一点,他哪次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信,你举一个反面的例子看看?"

  沈因落掰了掰指头,准备列举两个进入了《中国营销报》"社会责任排行榜"的企业,但想到最近也有关于它们的负面新闻,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开口。

xiaokf 发表于 2012-6-3 14:58:38

{:1_18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一个"成熟"的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