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案例课堂]中国人民大学吕一林教授编写《没有把握好机会的巨人集团》
没有把握好机会的巨人集团 珠海巨人高科技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它以4 000元起家,以惊人的速度增值,几年时间资产达到数亿元,是中国民营企业中令人瞩目的一颗新星。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曾先后获得珠海高科技重奖,并当选为1994年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到1994年,巨人集团销售总额已达3.6亿元,利税4 000万元。巨人集团制定的1995年发展目标为:销售额达到8亿元,利税达到8 700万元。从1994年起,巨人集团涉足生物工程领域,开始了所谓的“三大战役”,在保健品、医药、电脑三大产品领域内,一次性推出十几种产品。“三大战役”的发动,使巨人集团的员工在近一个月内由近千人猛增到3 000人,并成为一个涉及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等多种产业,拥有100多家下属公司的大企业集团,由此导致管理机构一下子无法控制如此庞大的局面,管理上出现了混乱;新产品投资近亿元,却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斥巨资兴建巨人大厦,出售楼花,又未能按时还本付息;公司负债近2亿元,资金周转不灵。1997年,巨人集团出现了破产的前兆,陷入严重危机。
巨人集团出现空前的危机是有其深刻原因的。这里既有主客观的原因,也有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整,公司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媒体报道推波助澜等。
1.巨人集团危机的起因始于斥巨资兴建巨人大厦。1993年,巨人集团决定在珠海建巨人大厦。大厦设计有70层,高度为200多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之最。楼址选在珠海市中心繁华地带。当时正值中国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又加上那时的“巨人”正以每年400倍的速度增值,因此,建巨人大厦对于巨人集团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建成后将成为巨人事业飞速发展的象征。带着巨人集团全体员工的美好愿望和对明天的憧憬,巨人大厦破土动工。当时它在香港出售楼花筹资8 000万元,在内地筹资4 000万元,其余资金皆为巨人集团自筹。
建巨人大厦是在1992—1993年特定的经济环境下立项的。巨人大厦刚刚破土动工,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使中国房地产市场骤然降温,因此巨人大厦的预售楼花很少有人问津。从这里不难看出,巨人集团对漫长的经济调整和房地产市场风险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论证。另外,巨人大厦后来又因水灾和重大技术难题,延误了11个月的工期。还有,巨人大厦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贷款。当时巨人集团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认为不需要银行贷款,自己能够解决资金问题。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是失策的。巨人集团的全部债务近2亿元,其中银行只有l 000多万元,债权人主要是小型投资者和小型加工厂,公司的债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这或许是因为集团领导被小农思想所支配,认为只要不欠债就意味着公司处于良性发展中。
2.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有前提的,一是企业的主业发展已经到非常高的程度,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已无懈可击,产业的发展已经到顶,并且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二是进入的领域必须是公司的优势所在,二者缺一不可。而巨人集团主业即电脑业还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急着“铺摊子”,结果事与愿违,导致集团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巨人集团原来主要从事电脑软件开发,1994年后由于这一领域竞争愈加激烈,而转向保健品、医药等产品的开发,这使主业即电脑软件开发的发展受到影响;而在保健品、医药、房地产等领域,由于巨人集团刚刚起步,更谈不上有什么优势,与国内其他同行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业及其他产业多元化经营,因缺乏资源协调,分散了资源能力,分散了资金。当时巨人集团决策层认为,搞多元化可以分散公司风险,事实却是使风险加剧,品牌扩散,企业弱化。全方位出击反而变成制约巨人集团发展的包袱。
3.巨人集团由于迅速膨胀,忽视了管理基础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丧失了有机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各种应有的管理功能。单就人员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巨人集团员工最多时有3 000人,要管好、用好这么多人,必须要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模式。巨人集团在初创阶段,凭借其领导人个人的才智与魄力,加上难得的市场机遇,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增长奇迹,但这只属于原始积累的特殊现象。而管理方式、决策机制、信息、监督等一整套现代企业的制度,是一种文化,其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巨人集团在膨胀以后,家长式的管理成为发展的掣肘,管理层无法驾驭自己搞起来的“庞然大物”。因此,如何改变原始积累时的“人治”管理,进入一个依靠制度、相对成熟、富有效率的管理轨道,是摆在巨人集团面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
4.巨人集团一直是一个“新闻企业”。据统计,1992—1995年,全国各大传媒对巨人集团作正面宣传报道的有几百篇(次),巨人集团决策层的领导也确实一度被铺天盖地的“鼓吹”冲昏了头脑,“巨人神话”也就被炒作起来了。到巨人集团遭受挫折之后,众多传媒又纷纷连篇累牍地封杀巨人集团,使本来就已处于低谷的“巨人”更是雪上加霜。鼓吹过分的“捧杀”和群起而攻之的“棒杀”,使巨人集团处于两难的境地。巨人集团原计划1997年好好整顿企业,开拓市场,打个翻身仗,但“巨人风波”一起,各地报纸竞相转载,说巨人集团快要倒闭了,致使其产品也无人问津,使整顿计划成为泡影。而那时巨人集团虽已陷入困境,但还没有达到破产的地步。新闻媒体的炒作,把巨人集团真正推入了破产的境地。
问题:
1.详细分析巨人集团陷入困境是受哪些营销环境的影响。
2.巨人集团如何面对市场机会和威胁?
页:
[1]